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石门颂古诗

石门颂古诗游历日记

探访千年摩崖石刻的震撼

清晨七时,携《石门颂》拓本抵汉中褒谷口。雾气未散时,那方镌刻于东汉建和二年(148年)的摩崖石刻已静静矗立。手指抚过冰凉的岩壁,突然理解古人为何称其"势如龙蟠,形似凤舞"——那些历经1870年风雨的隶书笔画,竟在朝晖中泛出青铜器般的幽光。

一、初见石门颂的震撼

当导游用手电筒斜照岩面时,整篇石刻突然活了。横画如舟楫破浪,捺笔似刀戟出鞘,特别是"高祖受命"四字,蚕头燕尾的笔势让我想起《书谱》所言"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最奇妙的是第12行"豫章"二字,因岩层裂隙形成的天然飞白,竟与拓本上的墨韵分毫不差。

二、摩崖背后的历史回响

坐在保护亭里重读《石门颂》全文,发现文中三次出现"危"字。东汉永平年间开凿石门隧道时,工匠们悬索凿岩的场面恍在眼前。此刻山风掠过谷口,岩壁上"涉秋霖漉"的记载突然有了实感——当年汉水暴涨淹没栈道的惊险,与此刻脚下褒河奔涌的涛声奇妙重合。

即兴作

凿痕深深纪汉功,
铁画银钩破鸿蒙。
千年水蚀字愈劲,
要留正气贯长虹。

三、文物保护的新思考

看到数字化扫描仪正在建立三维模型,不禁感慨:这方见证过诸葛亮北伐、李白题诗的国宝,如今正以0.01毫米精度被永久保存。离场前特意拍下岩缝里新生的蕨类植物——这些与汉隶共生的生命,或许才是《石门颂》"与天地兮同寿"的最佳注脚。

归途汽车穿过秦岭隧道,现代工程与古代奇迹在时空中交错。摩挲着背包里的《石门十三品》研究资料,突然明白:真正的文化遗产,从来都是活在不断被重新解读的永恒当下。

石门颂集古诗作品合集

《石门颂》 是《开通褒斜道刻石》进一步书写的结果。《开通褒 斜道刻石》 的特点是结构极力开张,《石门颂》 的特点是线条极力舒 展,在中国书法史上,它们是两个极端的顶级作品,追求恢弘大气风 格的学书者一般都奉它们为主泉。前人跋《石门颂》云:“三百年米司 汉碑者不知凡儿,竞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 者...

隶书石门颂集字古诗词合集

《石门颂》原刻为竖立长方形,20 行,行 30、31 字不等,纵 261 厘米,横 205 厘米。全文共 655 字。藏汉中博物馆。它卷镌刻在古褒斜 道的南端,即今陕西汉中市褒城镇东北褒斜谷古石门隧道的西壁上。 内容为汉中太守王升表彰杨孟文等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文辞为王升 撰。 《石门颂》,著名摩崖石刻。全称《汉...

石门颂集字古诗作品合集

《石门颂》歌颂了东汉汉顺帝时的司隶校尉、犍为(今属四川乐 山)人杨孟文“数上奏请”修复褒斜道的事迹。整块摩崖通高 261 厘米,宽 205 厘米,题额高 54 厘米。 《石门颂》多用圆笔,逆锋起笔 回锋收笔,线条沉着劲道,结字舒展放纵,体势瘦劲,飘逸自然,素 有隶书中的草书之称,是汉隶中的精品佳作。 《...

石门颂集字古诗作品欣赏

石门颂集字古诗作品欣赏 石门颂集字古诗作品欣赏 其一:石门颂韵 原文:石门颂雅韵悠扬,字迹如龙舞墨章。岁月留痕情韵绕,千年魅力绽光芒。一、衍生注释:“石门颂”乃汉代著名摩崖石刻,其书法古朴苍劲。此句描绘石门颂的韵味在空气中悠然飘荡。“龙舞墨章”形容其字迹如同龙在舞动,挥洒出美妙的篇章,展现出书法的灵动...

石门颂集字古诗作品欣赏

石门颂集字古诗作品欣赏 其一:石门颂赞 原文:石门古韵墨香飘,集字成诗韵自娇。笔画穿梭神气聚,风姿尽显意难描。一、衍生注释:“石门”点明主题,即与《石门颂》相关。“古韵”指《石门颂》所蕴含的古老韵味。“集字”就是将《石门颂》中的字组合成诗。“神气聚”说的是这些字组合在一起仿佛凝聚了原作的神韵...

石门颂集古诗的写法合集

《石门颂》的章法 《石门颂》的章法 章法上的特点也很明显,不受汉碑纵横排列格式的限制,虽然整 体布局上下齐半,可是每行字数不等,最多的一行有 37 字,一般多为 30 字,31 字,也有 29 字、26 字、25 字等,纵成列,横不成列。 《石门颂》摩崖是直接在山崖石壁上书刻文字,书写者必须站在 脚手架上面壁悬空...

隶书古诗作品七言曹全碑合集

《王舍 人碑》;丰腴厚重一类的有:《衡方碑》、《鲁峻碑》、《校官碑》;刚 健劲拔一类的有:《礼器碑》、《郑固碑》、《张景碑》;奇肆放纵一 类的有:《石门颂》、《杨淮表纪》、《冯焕阙》;平正规整一类的有: 《赵宽碑》、《熹平石经》、《尚博残碑》;高古超逸一类的有:《开 通褒斜道刻石》、《梁...

西狭颂古诗作品合集

《西狭颂》 全名 《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翕西狭颂》 , 于后汉建宁四年(公元 171 年) ,晚《石门颂》23 年,早《郙 阁颂》1 年,镌刻于今甘肃省成县抛沙镇东营村,海拔 1200 米的天井山与对面单山相对峙形成的鱼窍峡中的一处崖壁 上,碑下有深渊,俗称“万丈潭”,当地传说曾有黄龙从潭中 升天,也称“黄龙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