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主题月日记:与诗心同行的三十天
第一天:缘起
决定开启这为期一个月的古诗主题之旅,并非一时兴起。案头那本微微泛黄的《唐诗三百首》已静立许久,仿佛在等待一个被重新唤醒的契机。古诗主题月,于我而言,是一场主动的邀约,邀请自己从喧嚣的日常中抽离,每日至少沉浸于一首诗、一位诗人、一段诗话之中,让千年前的月光,重新洒落于我的窗台。
第七天:邂逅王孟
这一周,心神多徜徉于王维与孟浩然的山水之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一种何等的从容与禅意!现代人的生活总是被目标驱动,行至“水穷处”多半是焦虑与懊恼,何曾想过转换心境,“坐看云起”的丰盈?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又让我心向往之,那种与故人相聚的质朴温暖,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显得如此珍贵。我尝试在日记里,用笨拙的笔触描绘窗外雨后的小花园,虽无“场圃桑麻”,却也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清趣。
第十五天:沉郁顿挫的力量
月中,开始系统品读杜甫。年轻时读杜诗,总觉得太过沉重,偏爱李白的飘逸。如今再读,方觉其“沉郁顿挫”下的千钧之力。“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直面现实的勇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他的诗句,仿佛一块厚重的基石,让漂浮的心得以沉静。在这个信息爆炸、情绪易变的时代,杜诗予人一种深刻的定力。我在日记中写道:诗圣之忧,非为一己,乃为苍生。此等境界,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第二十二天:诗与生活的交融
古诗主题月进行到此刻,最大的感受是,诗歌不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它开始悄然融入我的生活。清晨出门,见天际一抹微云,会下意识地想起“晓看天色暮看云”;工作中遇到挫折,会默念“长风破浪会有时”来勉励自己;夜晚归家,仰望高楼间依稀可见的星辰,亦能体会“手可摘星辰”的夸张与浪漫。我开始在日记里记录这些“诗意瞬间”,并配上相关的诗句。原来,古诗从未远离,它一直在那里,等待着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共鸣。
第三十天:尾声与新章
三十天的古诗主题月行至终点,回翻这本厚厚的日记,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坚持了下来。这不仅仅是一次文学阅读,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它让我学会了在快节奏中慢下来,在浮躁中沉淀下来,以更敏锐的感知去体会四季流转、人情冷暖。李白的天真、杜甫的深沉、王维的空灵、苏轼的旷达……这些伟大的灵魂,通过诗句,成为了我这个月的良师益友。日记的最后一页,我抄录了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或许,最大的收获正是这种难以言传的、内心的充盈与平静。古诗主题月虽告一段落,但诗心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十首暖心诗词:做一个温暖的人,与美好同行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从来岁月如水流,新月何曾照旧眸。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半因半果,半苦半乐,半生匆匆,恍如一梦,这就是人生。 如果我们走得太远,看不清方向,那就停下来想想当初为何出发; 如果相识太久感叹人心易变,那就放下纠结,回到第一次遇见时的模样。 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未来的每一步才会更坚定,曾经的每一段缘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