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古诗词里的春日絮语
晨起偶得
清晨推窗,忽见院角梨花初绽,蓦然想起芊古诗词中"梨花院落溶溶月"的句子。昨夜细雨润物无声,今朝枝头已攒了千百簇新雪,花瓣上还缀着未晞的露珠,在朝阳下折射出七彩光晕。取来《芊古诗词选集》对照,竟与宋代词人笔下"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景致分毫不差。
芊古诗词摘录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午后寻芳
循着芊古诗词的指引,特地去城东寻访词中常提的"二十四桥"。虽不见"红药桥边"的盛景,但垂柳拂水、画舫凌波的韵致犹存。坐在青石桥墩上翻看电子版《芊古诗词鉴赏》,发现古人描写春游的篇章竟有百余首,其中"踏青归去马蹄香"的野趣,"忙趁东风放纸鸢"的童真,穿越千年仍鲜活如初。
暮色沉思
归途遇雨,躲进街角旧书店避雨。店主是位白发老者,见我捧着《芊古诗词笺注》,便从檀木匣中取出本民国石印本。泛黄纸页间,前人用朱笔密密麻麻批注着"此处芊字双关草木与佳人","古诗词三昧尽在此联"。雨打窗棂声中,忽然懂得芊古诗词何以流传——那些关于春愁秋思的浅吟低唱,原是将永恒的人间悲欢,凝练成可触摸的文字琥珀。
今日方知,读芊古诗词不必正襟危坐。在梨花树下读,在画桥边读,在雨打芭蕉时读,每个字都会从纸页上站起来,化作蝴蝶停驻肩头。这或许就是钱钟书先生说的"诗可以兴"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