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妙古诗:春日小记
2023年3月15日 星期三 晴
晨起偶得
清晨推窗,忽见院角一株桃树悄然绽放,粉白花瓣沾着露珠,恰似思妙古诗中"东风拂面花初醒,玉露凝香蝶未临"的意境。枝头两只麻雀跳蹿,啄食昨夜风雨打落的花苞,竟让我想起儿时背诵的"檐前雀啄残红去,犹带春泥三两分"——这些零碎诗句不知何时已刻进记忆里。
午后寻诗
特地找出那本蓝布封面的《思妙古诗选》,在梧桐树下重读。第三十七页的批注墨迹已晕开,当年用钢笔工整抄录的"一帘细雨湿黄昏"现在被咖啡渍染出淡褐云纹。突然领悟到,所谓思妙古诗的"妙",或许就在这"细雨湿黄昏"的"湿"字——既写檐角水痕,又诉心底潮湿。
茶烟袅袅升作篆,
书页沙沙响似蝉。
忽见邻家小儿女,
争拾柳絮作飞仙。
暮色拾遗
傍晚散步至护城河边,落日将水面染成思妙古诗里常出现的"熔金"色。石阶上坐着写生的美院学生,画板上青瓦白墙的倒影,竟与《江南春》中"水墨晕开千嶂里"的描述分毫不差。归途买得新鲜艾草,准备明日做青团,老板娘笑说:"清明前的艾叶最嫩",顿时想起"采艾盈筐未满襟"的句子。
夜灯小悟
临睡前整理今日所见,惊觉思妙古诗早已融入生活肌理。那些关于花开鸟鸣、饮食起居的描写,原不是文人雅士的专利。当我在超市挑选荠菜时,指尖触碰菜叶的刹那,与"指冷犹沾野荠香"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或许真正的诗意,就藏在这些平凡时刻的灵光一现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