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年三月初七 晴
晨起推窗,见远山云雾缭绕,忽忆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之句,遂携竹杖入后山寻道。石板阶上青苔斑驳,恍若《黄庭经》所言"青青翠竹尽是法身"的印证。
第一节 山径遇蝶
行至半腰亭歇脚时,有黑翅黄斑蝶栖于石凳。想起庄子梦蝶典故,不禁莞尔。这小小生灵振翅三下,竟引动松枝露珠坠落,正应了《清静经》"大道无形,生育天地"的玄妙。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此间确如寒山子诗境,蝉鸣与涧水合奏,竟比城中琴馆的《流水》更近自然。
第二节 云海悟真
午后登顶,见云涛翻涌似海。云雾聚散间,忽然明白《道德经》"澹兮其若海"的真意。取腰间葫芦饮水,水纹中倒映的流云,恰如葛洪《抱朴子》所述"万象森罗,不离两仪"。
山风忽起,吹散鬓发时顿觉:这"飘风不终朝"的景象,不正是老子所言"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的具现?掏出笔记本欲记心得,墨汁竟在宣纸上晕出云纹,想来便是所谓"无为而成"了。
第三节 归途拾趣
下山途中遇采药老翁,赠我新鲜黄精两株。老人笑说:"此物《神农本草经》载能安魂魄,恰合你今日寻道之游。"归家后将黄精置于陶罐,忽见窗外暮云如丹,方知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之句,非虚言也。
是夜燃柏子香记此日记,墨迹与香痕交织,恍惚见云气自砚台升起。终于懂得:道不在远,而在"万物静观皆自得"的平常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