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泉眼边的夏日随想
一泓清泉映诗心
午后偶然踱步至城西的古诗泉眼,这处被历代文人题咏过的天然石潭,在盛夏烈日下竟显得格外清凉。泉眼不过丈许见方,但岩壁上密布的摩崖石刻无声诉说着千年文脉——"云影天光共徘徊"的狂草、"漱玉喷珠昼夜鸣"的隶书,还有那方被苔藓半掩的"古诗泉眼"篆刻匾额,都在斑驳树影中闪烁着时光的淬炼。
二、石潭记趣
蹲身掬水时,忽见三五尾青鳉鱼从石缝游出,细鳞在阳光折射下宛如流动的翡翠。这让我想起杨万里《小池》中"泉眼无声惜细流"的意境,古人观物之精微令人叹服。正出神间,一片梧桐叶飘落潭心,荡开的涟漪将倒映的崖刻扭曲成晃动的墨色绸缎,恍惚中竟似看见柳宗元《小石潭记》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景致。
三、古今对话
靠着泉眼旁的古樟树小憩,发现树干上深浅不新的刻痕里藏着现代人的打油诗:"古诗泉眼水清清,我来洗却世间尘"。这拙朴的笔迹与崖壁上铁画银钩的名家题咏形成奇妙呼应。忽然明白这汪活水为何能流淌千年——它既是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审美载体,也是今人寄托闲情的容器。当夕阳将"古诗泉眼"四字镀上金边时,我摸出钢笔在笔记本上续写:"石罅新苔覆旧铭,古今心事一潭盛。莫道泉声渐幽微,犹带唐风宋韵鸣。"
四、归途拾思
返程时特意绕道下游,发现泉水分流成溪处立着块新碑,记载着去年修缮时从潭底挖出的二十余枚古钱币,最早可溯至开元年间。这让我想起泉眼北侧那方被游人摩挲得发亮的"诗瓢"石刻——传说文人投诗笺于潭中,佳句自会浮出水面。千年光阴里,多少锦心绣口在此沉淀,而古诗泉眼始终以澄澈之姿,映照着一代代人的悲欢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