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闲适古诗词中的春日小记

闲适古诗词中的春日小记

晨起偶得

清晨推窗,恰读到白居易《池上早夏》中"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之句,忽觉院角那株老梨树已悄悄缀满新绿。记得去岁此时,尚在背诵陶渊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闲适古诗词,今朝竟在自家小院得见这般景致。

《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午后茶思

煮茶时翻检陆羽《茶经》,见"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记载,不由想起苏轼《汲江煎茶》中"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的闲适意境。紫砂壶嘴腾起的热雾里,恍惚看见古人围炉烹雪的剪影。案头那盆文竹新抽的嫩枝,倒应了郑板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题画诗。

暮色拾趣

黄昏散步至溪桥,恰逢牧童驱犊返,笛声与晚霞齐飞。此情此景,顿悟王维《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闲适真味。归途采得野菊数朵,插在青瓷瓶里,竟自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微型景观。夜读《菜根谭》"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之语,方知闲适古诗词的意境原在生活点滴中。

闲适之悟

当城市霓虹渐次亮起,我却在张可久"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的词句中,寻得心灵的归处。这些穿越千年的闲适古诗词,如同春日溪水,潺潺流过现代生活的石缝,滋养着每个向往田园诗意的灵魂。或许真正的闲适,便是如杨万里所言"日常睡起无情思"那般,在寻常光景里发现永恒的诗意。

作文可用唯美古诗诗句

夜行小记,用“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点亮黑暗:渔火如萤,微风中细浪碎成星河,墨色渲染的河面骤然鲜活,作文由此摇曳出点点诗意光辉。这些诗句非装饰物,而是灵魂的引路人:它们将作文化为四季轮转的庭院——春水满泽,夏云奇峰,秋月扬晖,冬松傲雪,每一季景致都融入叙述的血脉。恰当撷取,作文便如飞鸟掠过天际,留下温柔轨迹;如幽...

描写情谊的古诗词

描写情谊的古诗词 1.《赠范晔诗》南北朝・陆凯 内容: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含义:折花时遇到传递书信的使者,就想把花寄给北方的友人。江南没有什么好东西,就送你一枝梅花,权当整个春天吧。意境:全诗意境清新自然,通过简单的折花寄梅动作,展现出一种淳朴真挚的情谊,虽无...

以快乐学古诗为题的演讲稿400字

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而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与眷恋。在如此美妙的山水之间,诗人忘却了尘世的喧嚣,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自然,用词精准巧妙,将山水之美与人情之美完美融合,让人不禁为之陶醉。...

2025年初中语文古诗文专项训练卷

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闲适自得之情。(陶渊明《饮酒》)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被用来赞美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李商隐《无题》)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诗人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杜甫《望岳》)D.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五年级语文古诗三首上册

赏析:白鹭、桃花、鳜鱼,渔翁垂钓,绘江南春景,显闲适自在。作者:张志和(唐),字子同,诗人、词人,善画山水,自号“烟波钓徒”。应用片段:描写春日江边垂钓,可引“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5.《观书有感》(课外)内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