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杰才横溢,诗心独抒——记一次与古诗的邂逅

晨起偶得

清晨推窗,忽见院角老梅新绽三两点红蕊,蓦然想起宋代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句子。这株被祖父称作"杰木"的梅树,在料峭春寒中展露的傲骨,恰似古人笔下"杰才横溢"的文人风骨。

诗书漫卷

午后整理书柜时,那本泛黄的《唐诗三百首》从架间滑落。翻至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处,发现夹着中学时写的批注:"杰士相逢,当浮一大白"。突然意识到,少年时对"杰"字的理解,竟与李太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气相契。

灯下沉思

晚间读苏轼《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的句子让人神往。想起白日所见梅枝横斜的"杰姿",忽有所悟:所谓"诗心独抒",不正是这种将天地灵气化为笔底波澜的能耐?古人以"杰"喻才,或许正是赞赏这种与万物共鸣的能力。

墨痕新题

提笔在日记本上写下:"正月十二,见杰木著花。枝如铁划,蕊若星垂。想古人以'杰'论诗,谓其得造化之英气,今观此梅,方知不虚。"墨迹在宣纸上缓缓晕开,仿佛与千年前那些"杰作"产生了微妙的共鸣。

后记:夜半忽雨,推窗见梅枝承珠,竟似古人"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态。才懂得"杰"字不仅指才情超群,更包含对世间万物的细腻感知。这或许就是古典诗词穿越千年仍能打动我们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