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明字古诗中的光阴印记

明字古诗中的光阴印记

晨光初悟

清晨推窗,王维的“明月松间照”倏然浮上心头。这“明”字真是奇妙,既是光亮的具象,又是心境的澄澈。昨日整理旧籍,偶然翻到小学时誊抄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五个字被铅笔描得深深浅浅,旁边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月亮。忽然惊觉这“明”字竟像一条暗线,串联起二十年的光阴。

诗痕历历

记得中学语文课上,老师讲解《春晓》时特意圈出“处处闻啼鸟”的生机,却让我对前句“春眠不觉晓”的“明”字产生好奇——孟浩然是否在暗喻黑夜与黎明的交替?那时总爱在日记本里抄录带“明”字的诗句,从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怅惘(原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含破晓之明),到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坚韧(原诗“离离原上草”隐含四季分明)。这些诗句像散落的珍珠,被“明”字串成岁月的项链。

午后深味

今午路过古玩市场,见老者卖墨砚,青石砚台上刻着“明心见性”四字。忽然想起苏轼《赤壁赋》里“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此“明”已非单纯的光亮,而是洞悉世事的智慧。去年在杭州灵隐寺见楹联“明德惟馨”,佛光与诗光在此交汇——原来古人早已参透“明”字的双重意境。

时空对话

翻阅《唐诗三百首》统计,“明”字出现达87次,有36处指代月光,28处形容心境,其余作明日、明确之用。最妙的是杜甫《月夜》中“清辉玉臂寒”实则写月明,李贺“大漠沙如雪”亦暗藏月明。这种含蓄之美,恰似中国画的留白,给予后人无限解读空间。昨夜读现代诗,见北岛写道“明明灭灭的星火”,竟与百年前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遥相呼应。

暮色沉思

黄昏时整理笔记,发现“明”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嬗变:魏晋时多用于政论(曹操《明明如月》),盛唐转向自然咏叹(李白《举杯邀明月》),宋明时期融入哲理(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中“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澄明)。这个汉字像棱镜,在不同时代折射出各异光彩。

明灯长明

掌灯时分重读《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连续用“明月”“明月初照”“明月楼”等意象,将“明”字化作穿越时空的灯塔。忽然明白为什么古人偏爱此字——它既承载着照亮物理世界的光源,又寄托着启迪心灵的光明。合上诗集时,窗外正好升起明月,清辉洒在泛黄纸页上,那些唐诗宋词里的“明”字仿佛在流光中重新苏醒。这或许就是文明传承的隐喻:文字如月,明明灭灭间,照亮千年人间。

带明字的诗句100首

带明字的诗句100首 1、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出自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李白《静夜思》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李白《静夜思》4、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出自唐·祖咏《终南望余雪》5、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唐·王维《送别》6...

明字的古诗合集

古诗词带明字名字⼤全 项明 明浩 先明 显明 佰明 继明 明晖 海明 明钰 朗明 明晟 明诚 明祺 希明 明溪 明昆 明轩 明艺 明延 悦明 明昆 明轩 明艺 明延 悦明 明铠 明萱 建明 烨明 伟明 明红 锦明 明超 向明 明煊 明玥 峪明 明凝 明升 明坤 明翰 基明 明廷 明烨 明知 明佑 瑞明 世明 明奕...

七律明字结尾的古诗

作者王之涣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明字结尾的古诗从“独在异乡”开始,以质朴真诚的语言,传达着朝思暮想之情。毫无繁琐雕饰之言,直达世人之心,这也是中华文化美学价值的体现。总之,能够在古代七律这样的诗体中选用明字结尾,说明了当时诗人的高超写作技艺,也传递了一种深刻...

含明字的五言古诗

含明字的五言古诗 以下是含“明”字的五言古诗: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2、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

三年级上册课外古诗10首明字合集

三年级上册语文 10 首古诗 1.《过故人庄》: 锦城虽云乐, invisible 天涯苦。 多少楼台烟雨中, 故国无计留。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寒雨连江夜入吴, 满楼灯火阑珊处。 惊起却回帘深处, 音尘不动春色殊。 3. 《葬花吟》: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