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李白还有什么古诗,且让我在秋夜中寻觅

李白还有什么古诗,且让我在秋夜中寻觅

今夜微凉,秋风掠过窗前的梧桐,叶片窸窣,竟有几分古意。我独坐灯下,面前摊开一本泛黄的《李太白全集》,墨香与纸旧的气息混合,将我引入一个千年前的瑰丽世界。人们常吟“床前明月光”,常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但太白诗仙遗留下的珠玉,又何止这些?这个疑问,如同今夜的秋风,萦绕心头,不肯散去:李白,究竟还有什么古诗,是我未曾读懂的,是我尚未发现的?

一、超越名篇的星辰大海

我们大多数人对于李白的了解,往往止步于那几首被选入课本、传唱千古的名篇。它们是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耀眼夺目,以至于我们常常忽略了其周围那无垠的、深邃的星辰大海。《静夜思》的乡愁,《将进酒》的豪迈,《蜀道难》的奇险,固然是巅峰之作,但李白的诗才,如同浩瀚的银河,其广阔远超想象。

随手翻过一页,是《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这般侠气干云、纵马江湖的豪情,岂非另一种生命的极致?再读《长相思·其一》,“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其情之婉转,思之缠绵,细腻处丝毫不逊于任何一位婉约词人。还有那首《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其气象之阔大,怀古之幽情,与崔颢的《黄鹤楼》堪称双璧。这些诗,或许不如《静夜思》般妇孺皆知,但其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同样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它们静静地躺在书卷中,等待着有心人的探寻与共鸣。

二、诗中的生命轨迹与灵魂叩问

寻觅李白的诗,不仅仅是数量的叠加,更是对其生命轨迹的追溯,与其灵魂的深度对话。他的诗,是他一生的注脚。早年出蜀,壮游天下,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开阔(《渡荆门送别》);供奉翰林,春风得意时,有“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雍容(《清平调·其一》);放逐之后,浪迹四方,则留下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深挚友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直至晚年,那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在历经世事后,化为了《临路歌》中“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的悲慨与苍凉。他还有大量游仙访道、探讨生命哲思的诗作,如《古朗月行》中对“阴精此沦惑,不去且沦惑”的迷茫,《春日醉起言志》中“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的旷达。这些诗,共同拼凑出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李白:他不仅是那个“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士,更是那个对生命、对宇宙充满好奇与追问的哲人。读懂这些,方能明白其“诗仙”之称,不仅是因其才华横溢,更是因其精神超越了凡俗的桎梏。

三、秋夜灯下的共鸣与遐思

窗外的风更紧了。合上书卷,闭目冥思。“李白还有什么古诗?”这个问题,此刻在我心中已有了新的答案。它不再是一个寻求具体篇目名录的疑问,而是一场持续的、迷人的精神探险。他的诗,是取之不尽的泉源,每一次阅读,都能浇灌我心中那块干渴的田地。

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匆忙的时代,我们习惯于碎片化的获取,满足于知其然。而太白之诗,却要求我们静下心来,沉浸其中,去知其所以然。去感受他那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梦游天姥吟留别》),去体会他“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的孤独与高洁(《月下独酌·其一》)。这些穿越了千年时空的文字,依然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它们提醒着我,在生活之外,还有诗和远方;在现实之上,还有浪漫与理想可以翱翔。

夜已深,秋意浓。寻觅暂告一段落,但我知道,这绝非终点。李白的诗,就像这夜空中的繁星,永远有下一颗值得期待。明日,或许我会翻开另一页,遇见另一首未曾细读的太白诗,开启又一段与古人神交的奇妙旅程。而那首未知的诗,或许正藏于下一页的等待中,静候着我的发现,一如千年前,它静候着诗人的灵光一现。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题秋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题秋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有人说,鉴赏本诗的关键在于“折柳”,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案:答:同意,因为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在亲人离别时会折柳相送,故而折柳实际上代表者古人对家乡的深刻思念;而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眺》中洒酒气填膺的上一句是:___。_百...

答案:玄晖难再得 解析:本题考查李白《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眺》的诗句衔接。全诗为:"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其中"玄晖难再得"直接表达了李白对南朝诗人谢朓(字玄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