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重读韦庄“晔晔白霓”之句有感

重读韦庄“晔晔白霓”之句有感

壬寅年腊月廿三 小寒初过

夜读韦端己《又玄集》,忽见“晔晔白霓”四字,如冰棱坠入暖酒,骤然惊醒久蛰的魂灵。原是《信州西三十里山奇秀》中句:“晔晔白霓从涧起,累累赤鲤趁花飞”。千年前的霓虹竟穿透纸页,在我这陋室投下碎玉般的光斑。

一、霓之晔晔

窗外的城市正披着万家灯火,那些LED广告牌蓝得妖异,霓虹灯管红得焦躁。而韦庄笔下白霓,该是雨后初霁时,从青黑色山涧升起的澹泊光华——没有棱角却不失璀璨,含着水汽却明澈如练。这种“晔晔”绝非刺目张扬,而是玉石经年温养后的莹润,是明月出云时的素辉漫洒。诗人用二字便让光有了质地,让色有了温度。

二、灯之千夜

下阕“千灯夜火”倏地将时空扯回人间。想来唐时信州江畔,渔火如豆缀连成星河,与天上白霓遥相辉映。而今夜我伏案的案头,台灯洒下孤寂光晕,远处商业区的千座楼宇正演着光电的狂欢。同样的千灯,却再难照见“赤鲤趁花飞”的野趣——我们驯服了光,却弄丢了让光变得晔晔的那份山水灵性。

三、光之辩证

韦庄的妙处在于将自然之霓与人间灯火并置。白霓晔晔是造化无心之作,千灯夜火是人间有意之营,两相映照间透出唐人特有的通达:既沉醉山川秀异,亦不拒市井繁华。这种平衡何尝不是作文之要义?既要保持对万物敏锐感知的“晔晔”灵光,也需“千灯”般勤恳积累的字句锤炼。

四、晔之当代

重读此诗忽然释然——现代人何必执念复刻古意?我们自有当代的“晔晔白霓”:是屏幕代码流淌的幽蓝微光,是高铁划过夜空的银色轨迹。只要保有对光本身的敬畏与惊喜,何处不能生发诗意?文字之晔晔,从来不在辞藻堆砌,而在那颗能于寻常灯火中窥见霓虹的灵心。

合书时晨光已染窗扉。昨夜思绪如露,皆因“晔晔”二字润泽而生。愿今后作文时,能写出这白霓般的文字:不是灼目日芒,而是让读者恍然抬头,看见一道温润却耀眼的光,从自己心涧缓缓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