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送梁六自洞庭山》有感
一首诗与一场心灵的远行
今日重读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忽觉诗中“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的意境,与我昨日独坐湖畔的体验竟有几分神似。诗人送别友人时眺望的洞庭秋色,穿越千年时空,与我的日记产生了奇妙共鸣。
文字里的山水相逢
诗中“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两句,让我想起黄昏时分的湖面。那时夕阳将云霞揉碎撒在水面,确有“孤峰水上浮”的幻象。我在日记本上画下潦草的速写,却不及古人二十八字勾勒的意境。
▌ 晨起抄录原诗时,墨迹在宣纸上晕开
▌ 像极了昨日湖面泛起的涟漪
▌ 突然明白古人为何总爱以水喻情
古今交织的送别情思
梁六是谁已无从考证,但诗中“丹橘露华新”的细节,让我想起今晨菜场偶遇的卖橘老翁。他布满皱纹的手捧着沾露柑橘,与千年前洞庭山下的告别场景重叠。我在日记里夹了片橘皮,墨香混着柑橘清香,竟成了三维的诗歌注解。
日常生活的诗意发现
原来不必亲临洞庭,只要心怀诗境,阳台眺望的楼宇间隙也能化作“孤峰水上浮”。下班时地铁站的人潮中,某个转身离去的背影,何尝不是现代版的“送梁六”?这或许就是古典诗词的生命力——它总能在平凡日子里找到新的注脚。
(日记后续补记:夜间整理书架,发现《全唐诗》书脊恰好映着月光,宛如一道小小的洞庭秋波。)
古诗送梁六自洞庭山翻译赏析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说。其古诗全文如下: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前言】 《送梁六自洞庭山》是唐朝政治家张说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作,这首诗诗人通过描述送别友人梁六的途中 的景色,来抒发诗人贬居凄婉之情远重于送别之意的感叹。 【注释】 梁六:作者友人潭...
《送梁六自洞庭山》原文及赏析
《送梁六自洞庭山》原文及赏析1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原文 唐代: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译文及注释 译文 放眼遥望巴陵地区洞庭湖一带的秋景,成天看到的就是这孤独的君山漂浮在水中。传说这君山上曾居住着神仙可惜未能得见,我的心潮随着那荡漾的湖水绵远悠长...
送梁六自洞庭山古诗注音版合集
送梁六自洞庭山古诗 送梁六自洞庭山 送梁六自洞庭山阅读答案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①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②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③。 ①梁六:即潭州刺史粱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诗人此时谪居岳州(巴陵)。此诗为送别之作。②孤峰:指洞庭湖中的君山,其孤峰突起,景色秀丽。 关...
送梁六自洞庭山古诗注音版
送梁六自洞庭山古诗注音版 sòng liáng liù zì dòng tíng shān zuò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bā líng yī wàng dòng tíng qiū,rì jiàn gū fēng shuǐ shàng fú。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wén dào shén xiān bù kě jiē,xīn suí hú shuǐ gòng yōu yōu。 闻道神仙不可接...
送梁六自洞庭山古诗翻译
送梁六自洞庭山古诗翻译 送梁六自洞庭山古诗翻译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唐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译文 放眼遥望巴陵地区洞庭湖一带的秋景,成天看到的就是这孤独的君山漂浮在水中。 传说这君山上曾居住着神仙可惜无法靠近,我的心潮随着那荡漾的湖水绵远悠长。注释...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古诗讲解合集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① 【唐】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②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③。 【注释】 ①梁六:即潭州刺史粱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诗人此时谪居岳 州(巴陵)。此诗为送别之作。②孤峰:指洞庭湖中的君山,其孤峰 突起,景色秀丽。关于...
古诗赏析及解释诗意 送梁六自洞庭山古诗朗读
古诗赏析及解释诗意 送梁六自洞庭山古诗朗读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唐·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释】 ⑴梁六:即梁知微,时为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途径岳 阳入朝。洞庭山:即君山,位于岳阳市西南的洞庭湖中,风景秀 丽。 ⑵巴陵:郡名,即岳州,今湖南...
《送梁六自洞庭山》张说唐诗鉴赏
《送梁六自洞庭山》是唐朝政治家张说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作,这首诗诗人通过描述送别友人梁六的途中的景色,来抒发诗人贬居凄婉之情远重于送别之意的感叹。【原文】送梁六1自洞庭山2 巴陵3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4水上浮。闻道5神仙6不可接7,心随湖水共悠悠8。【注释】梁六: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