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德行篇》日记
癸卯年冬月十一 晴寒
晨起诵读朱子《观书有感》,忽于"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句怔忡良久。往日只道是谈治学之理,今朝蓦然惊觉:人之德行修养,何尝不是如此?德行若水,须得源头活活不竭,方能澄澈如鉴,映照天地。
一、德如半亩方塘
午后路过书院池塘,见薄冰初凝,仍透碧色。想起《礼记》"德者,性之端也"之语。这半亩方塘恰似人心,唯有保持"活水"灌注,才不致成为死水微澜。昨日听闻邻人因琐事争执不休,竟至恶语相向,岂非德行池水日渐干涸之故?返家后特将《曾国藩家书》中"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一句誊写悬于案头。
二、鉴开天光云影
黄昏时分云霞绚烂,倒映池中宛若锦缎。忽悟古人所谓"明明德于天下"者,正是要使心镜常拭,如这方塘般照见万物而无碍。记得东坡先生谪居黄州时仍能"夜饮东坡醒复醉",非是放纵,实是德行修养已达"此心安处是吾乡"之境。当下年轻人常言"内耗",或许正缺了这般澄明心境。
三、源头活水长流
夜读《论语》至"吾日三省吾身",方知朱子诗中"源头活水"原是古今圣贤共持之道。德行非天生而就,需如曾子般时时反观,似颜回般"不贰过"。现代人忙于奔波,往往疏于灌溉心田,待到德行枯竭时,却怨世道不公。其实只要肯拨冗读书、静坐自省,活水自能源源不绝。
临寝前记下今日所思:德行之养,既要如方塘纳百川而不溢,又须似活水奔流而不腐。愿自此每日注入清泉一斛,使心镜常明,映照人间万象而不失其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