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廿三·杨花漫记
晨起推窗,忽见漫天白絮如雪纷扬,方知古诗杨花之景已至眼前。韩愈《晚春》中"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的句子蓦然浮上心头,那些被历代文人吟咏的轻盈精灵,此刻正在我的窗棂间跳着亘古不变的舞蹈。
一、杨花入砚
书桌上刚落了几簇绒絮,在未干的墨迹旁蜷成小小的云朵。忽然想起苏轼《水龙吟》里"似花还似非花"的传神描写,忍不住用笔尖轻触这些带着春天气息的访客。它们时而粘在笔管上,时而随呼吸起伏,竟比宣纸上的墨痕更显灵动。
记得儿时总爱追逐飘飞的杨絮,母亲便会念起杜甫"颠狂柳絮随风舞"的句子。如今在江南的出租屋里,这漫天飞白却成了乡愁的载体。某个瞬间,恍惚看见老家门前那株老杨树,正把积蓄一冬的心事,化作千万封无字的信笺寄向远方。
二、絮语黄昏
傍晚散步时,整条街道都沉浸在金色的杨花雾霭中。行人的肩头发梢都缀着星星点点的白,让人想起李商隐"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意境。转角处几个孩童正用网兜捕捉飞絮,笑声惊起栖在电线上的麻雀,霎时间搅碎了光影中缓缓流动的絮语。
归家路上特意绕道河堤,看柳絮与杨花在水面交织成流动的银河。忽然明白古人为何总将杨花与离愁并提——这些转瞬即逝的洁白,多像我们抓不住的时光与思念。手机震动,母亲发来消息说老家杨树开始飘絮了,还附了张树冠如雪的照片。
三、夜枕絮梦
临睡前发现窗台积了薄薄一层杨花,在月光下像未融的春雪。开着的《唐宋词选》正好翻到章质夫《水龙吟·杨花》,"闲趁游丝,静临深院"的句子与此刻情境奇妙重合。枕着淡淡草木香入眠,梦里自己竟也化作一朵古诗杨花,随风掠过长安的酒旗,拂过汴梁的画船,最终停泊在某位诗人的砚池边。
这寻常的春日,因着古诗杨花的造访,忽然有了穿越千年的诗意。或许明天它们就会消失无踪,但那些被杨絮唤醒的古老诗句,早已在心底生根发芽。
柳絮杨花的古诗词合集
描写杨花柳絮优美诗句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啭:鸟鸣宛转。 北周·庾信《春赋》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杨花:柳絮。榆荚:榆钱,榆树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 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唐·韩愈《晚春》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杨花:柳絮。 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
【古诗词】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意思
【古诗词】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意思 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意思是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出自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
关于杨花的古诗精选
杨花的古诗1 《晚春》年代:唐 作者: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菩萨蛮·娇鬟堆枕钗横凤》年代:唐 作者:冯延巳 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各泪试严妆,落梅飞晓霜。《虞美人·春山拂拂横秋水》年代...
杨花的诗句古诗合集
关于杨花的诗句古诗大全(一) 1、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出自唐·韩愈《池上 絮》 2、 茁茁抽长荷柄绿,毵毵吐净杨花白。——出自宋·王质《满江 红》 3、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愁杀人。——出自唐·李白《猛虎 行》 4、 槐色阴清昼,杨花惹暮春。——出自唐·王维《送丘为往唐州》 ...
古诗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翻译赏析
章质夫的柳花词已经以其摹写物态 的精妙成为一时传诵的名作。步韵填词,从形式到内容,必然受到原 唱的约束和限制,尤其是在原唱已经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的情况下, 和韵要超越原唱实属不易。苏轼却举重若轻,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 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将物 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
杨花吴融古诗译文合集
吴融《杨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杨花 (唐)吴融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 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1)这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 分) (2)本诗托物言志,诗中借杨花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参考答案] (1)①比喻,将杨花比喻为雪,表...
对杨花落尽子规啼做古诗鉴赏
对杨花落尽子规啼做古诗鉴赏 对杨花落尽子规啼做古诗鉴赏 杨花落尽子规啼,是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一句诗。这句诗描绘了春天柳絮飘零、子规啼鸣的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王昌龄被贬龙标的惋惜和思念之情。首先,这句诗写景兼点时令,选取了杨花和子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春天...
杨花在古诗中的深意
杨花在古诗中的深意 “杨花”在古诗中常常象征飘零离散。杨花据《辞源》解释为“柳絮”,古代诗词中“杨柳”意象不是指杨树和柳树两种树,而是特指柳树,折柳送别是古人的一个习俗。杨花的轻柔多情,使得它成为古往今来情愫满怀的迁客骚人、浪迹天涯的异乡游子们寄托感情和哀思的信物。早在北魏时,就有传为胡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