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青春作伴好还乡——记春日踏青日记

青春作伴好还乡——记春日踏青日记

2023年3月15日 晴

清晨推开窗时,杜甫那句"青春作伴好还乡"突然跃入心头。料峭春风裹着樱花瓣扑在脸上,我才惊觉这竟是二十年来第一次认真品味故乡的春天。

一、长堤烟柳系流光

骑着父亲的老自行车沿护城河前行,柳枝新抽的嫩芽像缀满翡翠珠帘。初中时总嫌这段路太长,如今车轮碾过青石板,却希望时光能慢些走。卖糖画的张大爷还在老位置,白发比去年又多几分,见我时眼睛笑成两道月牙:"丫头都长成大姑娘啦!"他手腕轻抖,金黄的糖浆便化作振翅的凤凰——分明与十五年前送给那个扎羊角辫小女孩的别无二致。

二、旧巷深时见海棠

拐进祠堂巷时,整面砖墙的垂丝海棠正开得恣意。粉白花瓣落进青苔斑驳的墙缝,倒像是岁月特意绣的锦纹。突然听见孩童清亮的背书声,原来老私塾改成了国学课堂。透过雕花木窗,看见穿汉服的小学子们摇头晃脑念"白日放歌须纵酒",窗棂分割的光影在他们脸上跳动,恍然与我记忆里背《将进酒》被先生打手心的画面重叠。

三、新茶旧雨话斜阳

傍晚在茶楼遇见高中语文老师。她捧着青瓷杯笑道:"当年你说这句诗矫情,现在懂了么?"夕阳给她的皱纹镀上金边,茶杯里沉浮的龙井却还是当年那个味道。我们聊起校门口消失的旧书摊,聊起她退休后整理的方言民谣,聊起永远停留在十九岁的同桌阿杰——他墓前的野山樱今年开得特别好。

归家时路灯次第亮起,照见满地落花如雪。突然明白所谓"青春作伴",原不是年少轻狂的专利。当三十岁的我与故乡的春风重逢,当记忆里的糖画、海棠与故人都鲜活如初,这何尝不是岁月赐予的,另一种青春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