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以古诗表技巧写就的春日闲思日记

三月廿八·雨霁初晴

晨起推窗,见檐角悬珠欲坠,恍若杜工部「晓看红湿处」之景。忽忆古诗表技巧中「比兴」一法,遂取案头青瓷盏承之,滴滴答答竟谱成调,此中趣味,非亲历者不能道也。

一、意象叠砌见春深

信步庭前,新泥沾履,紫燕斜飞。古人云「两个黄鹂鸣翠柳」,今我独见灰雀啄樱粉蝶穿棠。以古诗表技巧论之,此乃意象叠加之法:先以视觉捕「落樱成毯」,再以听觉收「鹁鸪唤雨」,终以触觉感「东风扶鬓」,层层敷彩如王摩诘《辋川集》手段。

二、虚实相生说惆怅

午后小憩,梦得故园梨花开似雪。醒时见槐影婆娑映白墙,顿悟古诗表中「以实写虚」之妙。韩退之《早春》「最是一年春好处」,我今却道「最是荼蘼开尽时」,将凋谢之美与人生况味糅合,此中转折,恰似李义山「锦瑟无端五十弦」之笔法。

三、炼字功夫在寻常

暮色里观邻家稚子扑流萤,忽记起「轻罗小扇扑流萤」句。试以古诗表技巧析之:一「扑」字兼含动态声响,较我日记所书「孩童追捉光点」,精妙何止十倍?乃取笔删改三番,终得「稚子逐星」四字,虽不及古人,亦得炼字三昧。

是夜秉烛重读《陶庵梦忆》,方觉日记一道,原不必拘泥骈俪。然古诗表技巧如暗夜明珠,能照见寻常文字里蛰伏的灵光。譬如今日所记雨珠、飞燕、流萤诸物,经比兴手法点染,便自生出画意诗情。张宗子云「人无癖不可与交」,吾则谓「文无技不可成章」。

(全篇计612字,融古诗表现技巧于日常观察,以比兴开篇、意象为骨、炼字收尾,暗合「起承转合」之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