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赵孟頫古诗题西林壁中的山水意境与我的春日游记

赵孟頫《题西林壁》中的山水意境与我的春日游记

一、墨香里的山水魂

清晨整理书案时,偶然翻到赵孟頫《题西林壁》的拓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斑驳的墨迹突然在晨光里鲜活起来。记得去年在杭州博物馆见到真迹时,那些笔锋转折处仿佛藏着松涛,此刻竟与窗外抽芽的梧桐产生了奇妙共鸣。

注释:赵孟頫此诗原写庐山景致,其"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哲思,恰似我们永远读不完的四季

二、青石板上的寻觅

带着这份悸动,我踏上了城郊的青龙山。山径石阶上苔痕新绿,让人想起赵孟頫书法中那些含蓄的飞白。半山亭小憩时,见几位老者用水在石板上练字,墨色般的山影在他们笔尖流淌。忽然明白古人所谓"字如其山"——赵体楷书里的稳重,不正是江南丘陵的轮廓?

山间偶得三则:

  • 竹影扫阶时,想起"远近高低"的辩证
  • 山泉过处,见石上青苔如未干的墨渍
  • 采茶女的红头巾,恰似钤印的朱砂

三、归来重读的顿悟

暮色中下山,手机里存了二十七张照片。回家对照《题西林壁》细看,发现最动人的竟是抓拍模糊的某张:镜头晃动造成的叠影,竟与赵孟頫"各不同"三字的笔意重叠。这或许就是日记的意义——在流动的时光里,用文字拓印那些"横看侧看"的瞬息。

后记:临睡前用毛笔在日记本涂鸦,歪斜的"峰"字突然有了生命,原来最美的山水不在远方,而在我们与古诗相互映照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