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凉州词中的西北一日

《凉州词》中的西北一日

一、朝出玉门关

清晨五时三刻,我便被戈壁的风声唤醒。那风不像江南的柔风带着水汽,而是裹挟着沙粒的粗砺呼吸,拍打在窗棂上竟有金石之声。忽然想起王之涣那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刻才真正懂得何为“不度”——这里根本没有杨柳可折,唯有骆驼刺在风中蜷缩着棘刺。

羌笛声碎

行至汉代烽燧遗址时,偶遇牧羊老人横吹羌笛。那声音像被风沙磨过,苍凉中带着裂纹,与博物馆里听到的仿制羌笛完全不同。老人用生硬的普通话告诉我:“这是祖传的曲子,叫《祁连雪》。”笛声一起,恍惚看见霍去病的铁骑踏过焉支山,而王翰的葡萄美酒正在夜光杯中荡漾。

二、正午阳关道

烈日下的阳关大道白得刺眼,沥青路面蒸腾起蜃气。越野车电台突然播放《阳关三叠》,钢琴改编版竟与戈壁如此契合。手机显示地表温度已达58℃,忽然理解古人为何要“劝君更尽一杯酒”——出了阳关,可能真的再难遇见能共饮的人了。

在仿古戍楼喝酸梅汤时,发现墙上刻满游客留言。有个孩子用铅笔写着:“这里好像火星,我想妈妈。”瞬间被击中——现代人用乡愁对应着古人的出关愁绪,千年未变的情感内核,只是外壳从羌笛变成了太空幻想。

三、暮至月牙泉

日落前赶到月牙泉,恰逢驼队归来。百峰骆驼踏起金色沙尘,恍若岑参笔下“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镜像版。鸣沙山的沙浪呈现出血肉般的质感,每一道曲线都像被时光精心雕琢。

沙海明月

当月光浸透沙丘时,终于明白王维“大漠孤烟直”的“直”字之妙——没有树木阻隔的烟气,本当如此决绝地刺向苍穹。几个杭州来的大学生在沙脊上朗诵“醉卧沙场君莫笑”,笑声被风吹得七零八落。我悄悄掬起一捧沙,看它们在指缝间漏成微型沙瀑,计算着这些石英颗粒可能见证过多少场盛唐的雪。

四、夜宿敦煌城

夜市烤肉摊的烟火气中,突然听见隔壁画廊播放《凉州词》摇滚版。吉他失真模拟着沙漠风暴,主唱用秦腔嘶吼“古来征战几人回”。老板笑着说这是本地乐队的作品,唱片封面用的正是莫高窟第158窟的涅槃经变图。

回到宾馆翻看白日照片,发现抓拍到的牧羊犬眼神竟与汉画像石上的守墓兽神似。睡前在日记本上写下:西北的残酷与浪漫,都藏在古诗的平仄里。那些看似夸张的意象——吹裂的羌笛、烫手的沙粒、坠日的烽燧,不过是这片土地最写实的白描。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写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写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在现在的甘肃省西北部,其中的“春风”指的是( )A.西北季风 B.东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以上都不对 答案:玉门关地处我国甘肃省境内,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西北的非季风区内,受夏季风影响小或影响不到。因此,从地理...

( 7分 ) 《凉州词》中的“___,___”描写了大西北空旷苍凉的景象,这样的...

本题考察王之涣《凉州词》的理解与迁移应用。前两空要求准确填写描写西北景象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两句通过"白云""孤城""万仞山"等意象组合,构成空间上的巨大落差,突显边塞的荒凉寂寥。第三空填"思念家乡",因前文景物描写中"孤城"的"孤"字已暗示戍边将士的孤独感,与后文"羌笛何须怨...

《凉州词》这首诗描写了我国古代西北边疆的风光,表达了守卫边疆士兵什么...

《凉州词》这首诗描写了我国古代西北边疆的风光,表达了守卫边疆士兵什么的感情 答案: 该诗又名《出塞》,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体现了作者对边塞战士的同情和对朝廷不满的愤慨之情.士兵应是思乡之情.毕竟连春风也不来这个地方,谁能不想家呢....

凉州词是乐府曲名,内容多描写西北边塞的风光及战争情景,请问凉州在现 ...

2.文学佐证: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描写的黄河上游流域即甘肃段 3.现代区划:古凉州核心区域现为甘肃武威市,保留"凉州区"行政名称 错误选项分析:A(陕西)错误原因:唐代长安所在京畿道与凉州分属不同行政区 陕西位于凉州东南方向,不属于西北边塞范畴 C(青海)错误原因:唐代属吐蕃势力范围,非典型汉...

凉州词中的民俗文化探究

凉州词源于中国古代西北边陲的风土人情,多见于唐代及之前的文献与歌行之中。它以粗糙的笔触捕捉草原与戈壁的景象,以简洁的语言讲述居住在凉州及周边地区的人们的生活风貌、信仰习俗和日常困顿。对我们今天理解民俗文化而言,凉州词并非单纯的辞章堆砌,而是一扇观察地方生活的窗户: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边塞人在战马声中...

2025年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C、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陶渊明 D、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凉州词》王昌龄 【答案】:BA项,《春夜喜雨》的作者是杜甫,A项错误;B项,诗句出自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B项正确;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