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拾韵
清晨推窗时,檐角还挂着昨夜的雨滴。案头那本《古诗琢玉集》被风掀开扉页,露出苏东坡"人生如逆旅"的句子。突然想起今日立夏,便学着古人用朱砂在日历上画了个小圈,墨色晕染开来的样子,倒像极了王维诗中"红豆生南国"的意境。
午后的琢字时光
午后在书房煮茶,特意选了只天青釉的盏。水沸时白汽升腾,恍惚看见李白"炉火照天地"的场景。翻开《古诗琢》的笺注本,铅笔在"星垂平野阔"旁留下歪斜批注:杜工部此句如刀刻斧凿,每个字都带着盛唐的金石声。茶过三巡,竟在宣纸上临摹起《兰亭序》,墨迹未干时,窗外忽然飞过两只白鹭,恰似杜甫笔下"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活注解。
暮色里的诗心
傍晚散步至荷塘,新绽的莲苞让我想起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蹲下身细看,水珠在荷叶上滚动,分明就是白居易笔下"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微缩版本。归途遇见卖枇杷的老妪,竹篮里黄澄澄的果实,竟与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隔着千年相映成趣。
夜读偶得
夜读时突然停电,索性点起蜡烛。跳动的火光里,《古诗琢》中"何当共剪西窗烛"的字句突然鲜活起来。摸着书页上凸起的铅字,仿佛触到李商隐衣袖的纹理。临睡前在日记本上写道:今日与古诗相琢,如握瑾怀瑜。那些穿越千年的文字,原不是躺在纸上的标本,而是会呼吸的、带着体温的故人。
(全文共计512字)
四年级语文要抄作文
那是一个午后的课堂,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金黄的光斑仿佛跳动的精灵,催促我拿起钢笔。老师布置了抄写任务——一份范文《春天的花园》,字字句句如清泉叮咚,流淌在泛黄的纸页上。我埋头伏案,笔尖轻触纸张,沙沙声如细雨呢喃,勾勒出一个个工整的汉字。花朵在文间绽放,蝴蝶在句里翩跹,我的心也跟着飞舞起来。起初,手指微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