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家园古诗里的秋日絮语

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晨推开木窗时,庭院里的柿子树已披上金甲,让我忽然想起杜牧那句"停车坐爱枫林晚"。虽然诗中描绘的是山行所见,但此刻家园古诗的意境却从记忆里漫出来——屋檐下晾晒的玉米串,不正像被秋风串起的律句?

一、檐角悬挂的平仄

母亲在石臼旁舂米的身影,总让我联想到《归园田居》里"晨兴理荒秽"的陶渊明。那些被稻谷压弯的秸秆,在水泥地上投下参差阴影,宛如古人信手勾勒的飞白书。午后帮父亲修补篱笆时,铁锤敲击木桩的声响,竟与童年背诵"篱落疏疏一径深"的节奏莫名重合。

二、灶台边的诗笺

暮色里炊烟升起的弧度,恰似王维笔下"大漠孤烟直"的变奏版。祖母蹲在土灶前添柴的剪影,被火光映在斑驳的砖墙上,让我想起苏轼"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的题壁诗。就连锅铲翻炒青菜的沙沙声,都像在应和陆游"园蔬小摘嫩还抽"的平仄。

月光浸润的陶罐

夜凉时捧着粗陶碗喝菊花茶,突然理解孟浩然为何说"开轩面场圃"。瓷碗里浮沉的杭白菊,分明是李清照"暗香盈袖"的现代注脚。后院老井台边,蟋蟀正在吟诵属于它们的《豳风·七月》,而晾衣绳上飘动的蓝布衫,多像张挂着的未完成诗稿。

当我在日记本记下这些片段时,忽然明白:所谓家园古诗,从来不是泛黄的典籍,而是祖母纳鞋底时缠绕的棉线,是父亲修补农具时溅落的铁屑,是每个平凡日子里,正在被我们亲手书写的田园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