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石灰吟——如石灰般淬炼的人生日记

2023年11月15日 阴转晴

清晨重读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的字句突然击中了我。窗外建筑工地的打桩声隆隆作响,恍惚间竟与诗中开凿山石的锤凿声重叠。这让我想起父亲布满老茧的双手——他就像一块被生活反复锤炼的石灰石。

一、粉身碎骨的淬炼

父亲总说我们老家确山盛产石灰岩。记得他讲述采石场见闻时,会不自觉地摩挲右手缺失的尾指——那是二十年前工伤留下的纪念。但他说这话时眼里闪着光,就像诗中"粉骨碎身全不怕"的石灰,将伤痕化作生命的勋章。此刻书桌上的石膏笔筒在阳光下泛着柔光,谁能想到它曾经历1400℃的窑烧?

二、留得清白的沉淀

下午陪母亲整理旧物,翻出父亲九十年代的劳动模范证书。泛黄的奖状边角卷曲,却完整保留着"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评语。这让我想起石灰水刷过的老墙,经年累月反而愈发素净。父亲总说做人要像熟石灰,越是调和越显澄澈,这话如今品来竟带着化学公式般的精确。

三、人间烟火的结晶

傍晚路过新装修的幼儿园,孩子们正用彩色粉笔在水泥地上画画。那些粉笔的主要成分正是氢氧化钙,是石灰历经水化反应的产物。忽然明白《石灰吟》最动人处,在于把矿物转化过程写成生命史诗。父亲退休后总爱琢磨建筑砂浆配比,他说这叫"让石头开出花来"。

夜色渐浓时,收到父亲发来的施工现场照片。混凝土正在凝固,这个将石灰、砂石与水交融的过程,恰似我们三代人之间的传承。或许每个平凡人都是一块待凿的石灰岩,在岁月的煅烧中,终将把苦难沉淀成照亮人间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