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水村岸
壬寅年八月十五·中秋夜记
是夜舟行至江南水村,暮色四合时忽见孤岸如黛,遂系缆停泊。四下唯闻水流潺湲,芦花摇曳声簌簌,恍若坠入古人诗境。想起陆放翁“卧闻新雁落江湖”句,竟不知今夕何夕。
一、岸影参差
月出东山时,清辉漫过青石驳岸。千百年来被舟绳磨出深痕的系缆石,在波光里泛着温润青光。水纹将倒映的灯笼揉碎成金蛇,忽而又聚作满河星子。对岸渔家女子蹲在石阶浣衣,木杵声与晚钟相应和,竟击打出奇异的节律。
忽忆少时读韦庄“夜寒宿芦苇”之句,总疑是文人矫饰。而今亲见寒鸭敛翅宿于岸畔荻丛,方知天地本自藏着无数诗笺,待有缘人前来拾取。
二、夜泊心绪
船家烹鲜鱼沽酒,邀共饮于船头。酒过三巡,老者指着岸边斑驳水痕道:“此去上游三百里,原有个望夫崖,如今早沉在水库底了。”语罢将杯中酒倾入河中,也不知祭的是故人还是旧时光。
微醺时卧看星河倒悬,恍惚见岸上梅枝横斜处,竟似有唐时诗人驻足吟咏。原来每寸土地都叠压着无数过往,岸是时空的折页,泊船其侧便如同将书签夹进历史褶皱之中。
三、晓别遗思
破晓时村妇临河汲水,木桶击破河中残月。起身整理行装,见昨夜系缆的柳枝已在船缆上勒出新鲜伤痕。这岸迎送过多少过客,伤痕叠着伤痕,却始终沉默如哲人。
解缆时船家唱起古老棹歌:“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声调苍凉如岸畔秋霜。舟离岸三丈,回望那方青石驳岸,竟觉得它正在缓缓沉入时光深处。忽然懂得所有岸都是岁月的码头,我们不过暂借一隅泊一夜心舟。
晨光熹微中写下这些文字时,船板已沾满朝露。愿此夜心境如岸畔石刻,虽经流水千年冲刷,犹存些许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