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孤灯伴夜深——灯下随笔
寒夜灯影
窗外的北风呼啸而过,我独坐案前,唯有一盏昏黄的台灯相伴。这让我想起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意境,古人的灯下总是寄托着无限情思。我的台灯虽不及古时烛火摇曳,但那温暖的光晕同样在冬夜里撑开一片安宁的天地。
灯
银釭照影夜沉沉,
案上文书叠作岑。
忽忆少时灯火味,
母亲补衣到更深。
灯下记忆
灯光似乎有种神奇的魔力,总能唤醒深藏的记忆。记得儿时在乡下,每逢停电,祖母就会点燃煤油灯。那跳动的火苗将我们的影子投在土墙上,变成会讲故事的小人。如今城市里再难见到那样的灯火,但每当我深夜伏案,眼前这盏LED台灯的光,依然能带我回到那些温暖的夜晚。
古今灯语
翻阅诗词,发现古人对灯的描写总是格外动人。杜甫"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写尽宴饮之乐,李清照"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道尽孤灯下的寂寞。我的台灯虽不会结蕊报喜,但每个加班的深夜,它确实是我最忠实的伙伴。现代科技让灯光变得更明亮更持久,但灯下那份或孤寂或专注的心境,古今并无二致。
灯之悟
在这个电力充足的时代,我们或许已经忘记了黑暗的滋味。但每当夜深人静,一盏孤灯亮起时,那种被光明温柔包裹的感觉依然令人感动。灯不仅是照明工具,更是文明的象征,是思想的见证。从篝火到电灯,人类追逐光明的脚步从未停歇,而每一盏灯背后,都藏着无数个像我这样在深夜寻找灵感或慰藉的灵魂。
夜更深了,台灯依旧亮着。它不说话,却用光芒填满了整个房间,也温暖了这个寒冷的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