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夜雨寄北中的雨韵

2023年10月15日 阴雨

清晨推开窗,李商隐笔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意境忽然涌上心头。这座南方小城正笼罩在绵密的雨幕中,青石板路上泛着泠泠水光,像极了诗人笔下那个被秋雨浸透的夜晚。

雨中的城市记忆

撑着伞走过巷口的梧桐树,雨滴从泛黄的叶片间坠落,在伞面上敲打出《夜雨寄北》的韵律。行道树下的积水倒映着灰蒙天空,偶尔被路过的自行车碾碎成万千银珠。菜市场里,湿漉漉的塑料棚下,小贩们呵出的白气与雨雾交融,让我想起"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温暖期盼。

雨声里的千年对话

午后在咖啡馆临窗而坐,玻璃上的雨痕将街景晕染成水墨画。耳机里播放的古琴曲《潇湘水云》,与窗外雨打芭蕉的声响奇妙共鸣。突然理解为何古人总爱在雨天写诗——这淅沥的雨声本就是最天然的平仄,每一滴都在为愁绪押韵。书架上的《李商隐诗集》被雨水的气息唤醒,泛黄纸页间仿佛还沾着晚唐的雨露。

夜雨中的灯火

入夜后雨势渐急,阳台的绿植在雨帘中摇曳如舞蹈。远处高楼的灯火在雨雾中化作团团光晕,恰似"巴山夜雨涨秋池"里那盏永远亮着的归灯。泡了杯热茶坐在书桌前,电脑屏幕的光映着窗外的雨丝,突然想给北方的友人写封信,说说这场下了一千多年的雨。

雨声渐歇时,发现自己在稿纸上无意识写满了"却话巴山夜雨时"。原来有些诗意,真的会随着雨水渗进血脉里。这场秋雨,终究把相隔千年的两个夜晚,缝成了同一幅水墨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