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寒梅傲雪暗香来——冬日寻梅日记

寒梅傲雪暗香来——冬日寻梅日记

腊月廿三 小雪初霁

晨起推窗,忽见庭院角落那株老梅竟已绽开三五朵。王安石《梅花》诗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此刻方知古人诚不我欺。枝头积雪未消,嫩黄花瓣却倔强地刺破冰壳,像缀在白玉簪上的金钿。

暗香浮动月黄昏

傍晚特意绕道梅园,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蓦然具象化。薄雪覆地的青石板路上,每隔七八步就有一两株朱砂梅,月光将梅影拓印在雪地上,宛如淡墨勾勒的写意画。寒风过处,不是扑面的冷,而是丝丝缕缕的幽香,比白日更添三分清冽。

记得陆游《卜算子·咏梅》写道:"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蹲身拾起几瓣落梅包在手帕里,忽见花萼处犹带冰晶,在月光下折射出星子般的光。这大约就是王冕"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的预兆吧。

腊月廿四 晴

清晨将昨日收的落梅制成香囊,针脚歪斜却满含欢喜。苏轼《定风波·红梅》中"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的句子浮上心头。去岁此时曾抱怨寒冬漫长,今朝却盼着风雪再盛些——唯有苦寒才能淬炼出这般惊心动魄的美。

数点梅花天地心

午后拜访退休的语文老师,他书房挂着自书的朱熹《梅花》句:"故山风雪深寒夜,只有梅花独自香。"老人说梅花最动人处在于"清极不知寒",就像杜甫笔下"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的生命力。临别赠我半阙新填的《踏莎行》:"玉魄凝枝,冰魂琢蕊,东风未至香先醉..."

归途经过小溪,发现一株野梅斜逸水面。恍惚看见张谓《早梅》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的场景。天色渐暗时,梅枝在水中的倒影竟比实物更清晰,恰似范成大"满溪烟月无人画,一树梅花独自香"的诗境。这暗香浮动的冬日,原来处处藏着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