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日记:江畔行思与屈原的隔空对话
壬寅年五月初三·江雾弥漫晨
今晨江雾如纱,我沿着汨罗江岸独行,脚下卵石硌着鞋底,恍若千年前那位逐臣的足音回响。"旦余济乎江湘",屈原《涉江》的开篇骤然撞入脑海。雾气氤氲中,我仿佛看见峨冠博带的身影正命驾出发,犀甲般的孤傲刺破时空的帷幕。
一、江声里的千古诘问
坐在老柳盘虬的根须上,江水呜咽着拍打堤岸。背包里泛黄的《楚辞》被水汽浸得微潮,翻至"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处,忽觉此刻的江流亦如当年般滞重。渔父的鼓枻声早已消散,但"世溷浊而莫余知兮"的慨叹却穿透纸背,与货轮的汽笛交织成奇特的二重奏。现代人用GPS导航航道,诗人却以灵魂丈量故国,同样的江水承载着截然不同的漂泊。
二、香草美人今安在
午后雾散,对岸的开发区玻璃幕墙闪着冷光。想起诗中"露申辛夷,死林薄兮"的哀鸣,不觉寻找起江畔野生植物。所幸石缝间仍有紫苏摇曳,摘取时指尖沾满《离骚》式的芬芳。快递车掠过堤岸,某个瞬间竟幻视成"青虬骖白螭"的驰骋——科技解放了体力,却未能消解人类精神的困顿。直播卖货的喧嚣顺风飘来,与"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形成荒诞互文。
考古现场札记
偶遇文史馆员在勘察古渡口,其言近年江底出土的战国船楫,与《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的描述惊人吻合。碳化的梓木纹理间,或许还凝结着诗人南征时的霜露。工作人员用三维扫描仪记录遗迹时,显示屏的光标恰似翩翩飞去的鸾鸟,衔接着两个时空的悲欢。
三、霓虹与星光的对望
暮色如帛时,对岸霓虹渐次亮起。江面浮动的彩光让我想起"驾青虬兮骖白螭"的超现实图景,只不过现代神话由电流与像素构筑。手机不断弹出端午促销资讯,龙舟造型的Emoji在群里刷屏,而真正的龙舟正静静泊在码头,桅杆挑着颗昏黄的星——那或许是屈原凝视人间的眼眸。
归途拾得卵石一枚,其纹如甲骨文"江"字。忽悟诗人之"涉"从来不是物理位移,而是以肉身作笔,在历史长卷上书写的血墨丹青。今人观江是风景,诗人涉江却是殉道,当无人机掠过江心拍摄旅游宣传片时,两千年前的孤舟仍在文学时空里永恒溯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