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游子吟

游子吟

五月十三日 晴

整理旧物时,在箱底触到一件柔软的物什。取出一看,是件针脚细密的棉麻衬衫,领口与袖口已磨得泛白,却洗得极干净,散发着樟木与阳光糅合的陈旧香气。母亲的声音仿佛穿透十年的光阴,再次在耳畔响起:“出门在外,要多备件衣裳。”

那一年,我十八岁,收到南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整个八月,母亲都在为我的远行做准备。她买回柔软的棉布,在灯下裁衣。我那时年轻气盛,终日与朋友聚会告别,沉醉于对未来的憧憬,只觉得母亲的忙碌里带着一种过时的琐碎。“城里什么买不到呢?”我甚至这样嘟囔过。母亲只是笑笑,手里的针线却未曾停下。

临行密密缝

离家的前夜,我从梦中醒来,发现客厅的灯还亮着。我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看见母亲坐在沙发上,就着那盏温暖的黄色灯光,正为我缝补衬衫袖口一粒将掉未掉的纽扣。她低着头,颈项弯成一个温柔的弧度,食指上戴着顶针,拇指与中指捏着细针,一穿一拉,动作流畅而专注。那细小的银针在灯光下闪烁,像是夜空中最执着的星子。

我忽然不敢动弹,屏息站在阴影里。我看见她缝完扣子,并未停下,又将那件新做的衬衫捧在手里,用手指细细摩挲过每一处缝线,检查是否结实,是否会有线头松脱。然后,她低下头,用牙齿轻轻咬断了最后一根线头。那一刻,万籁俱寂,只有窗外偶尔传来一声虫鸣。我忽然明白了“临行密密缝”这五个字里,究竟浸透了多少无声的牵挂与担忧。她缝进去的何止是线,是千丝万缕的叮咛,是密不透风的爱怜,是生怕儿女“迟迟归”的焦虑,却又不得不放手让我们去飞的矛盾与不舍。

意恐迟迟归

第二天清晨,母亲将叠得整整齐齐的衬衫放进我的行李箱最上层。送我去车站的路上,她一反平日的唠叨,变得异常沉默,只是时不时地抬手,替我理理其实并不凌乱的衣领。列车终于还是启动了,我隔着车窗向她挥手,她跟着缓缓开动的列车走了几步,最终停下,身影在站台上越来越小,直至缩成一个模糊的黑点。那一刻,我鼻尖猛地一酸。

大学四年,异乡打拼,这件衬衫陪我度过了许多艰难时刻。在熬夜苦读的深夜,在求职碰壁的雨天,我总会穿上它,那柔软的触感仿佛母亲温暖的掌心,总能给我莫名的慰藉与力量。母亲的电话总会在周末准时响起,内容无非是些家常琐事,天气冷暖,最后总会小心翼翼地问:“今年……春节能回来吗?”

谁言寸草心

如今,我已在这座城市扎根,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也曾接母亲来同住,可她总住不惯,念叨着故乡的老邻居和宽敞院子,没过多久便又回去了。我能给予她的,不过是更好的物质生活,是更频繁的电话问候,是节假日短暂的陪伴。比起她曾给予我的,如春日阳光般无所不在、毫无保留的恩泽,我的回报,不过是寸草之心,渺小得可怜。

我将那件旧衬衫重新叠好,放入衣柜。它或许不再是一件时髦的衣裳,但它是我生命中最华贵的锦袍,因为它由爱编织,以心血为衬,永不褪色,永不过时。孟郊的《游子吟》,短短三十字,写尽了千年以来母爱的静默与深重。而这份爱,正如这件衣衫,穿在身上,暖在心里,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寒冬。

《游子吟》全文赏析

下面小编整理的《游子吟》全文赏析,供大家学习。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创作背景 《游子吟...

《游子吟》古诗全文

《游子吟》古诗全文 篇1 【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赏析】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

古诗《游子吟》

《游子吟》的作者—孟郊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唐代著名诗人。先世居洛阳(今河南洛阳),少时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

游子吟,古诗

《游子吟》古诗全文 一、全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二、译文 慈爱的母亲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做衣服。临走前,他把它缝得紧紧的,怕儿子回来晚了,衣服被弄坏。谁敢说儿女弱孝如草,就能报答春晖普泽这样慈母的恩情?三、唐代诗人孟郊。孟郊出生于湖州...

游子吟古诗(10篇)

对古诗词《游子吟》的思考一位慈爱的母亲手中的线,为她任性的男孩的身体做衣服。出发前,一根针被缝在一起,怕儿子回来晚了衣服受损。但是一英寸长的草有多少爱呢?我收到了三个春光…… ——铭文 古往今来,赞美母亲的篇章数不胜数。的确,母亲值得我们赞美,她是我们心中的家;没有她,我们的精神会变得无助。...

《游子吟》诗词赏析

《游子吟》详细赏析(一) “母爱”是人类纯真崇高的感情,是文学创作的永恒性主题。讴歌之惟恐不逮,佳作自然不少。早在《诗经》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的诗句,简括而形象地唱出了人子的心声。而唐代诗人孟郊(字东野,751一814,湖州武康人)的《游子吟》,更是一首歌颂伟大母爱之作。它把...

《游子吟》全文

《游子吟》全文 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注释(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2)吟:诗体名称。(3)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4)临:将要。(5)意恐:担心。(6)归:回来,回家。(7)言:说。(8)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9)心:语义...

《游子吟》原文及赏析

《游子吟》原文及赏析1 《游子吟⑴》: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⑵。临行密密缝⑶,意恐迟迟归⑷。谁言寸草心⑸,报得三春晖⑹!《游子吟》【注解】:⑴吟:吟诵。⑵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即自己。⑶临:将要。⑷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⑸言:说。寸草:萱草。萱草(花)是中国传统的母亲花,相对...

《游子吟》原文、翻译及赏析

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注释 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