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有鸟的春日随想
三月廿七 晴
晨起推窗,忽闻檐下啁啾声。两只麻雀正衔着枯草在香樟枝桠间忙碌穿梭,这才想起已是筑巢时节。蓦然记起杜甫那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虽非黄鹂,春日的生机却是一般的。
观鸟小记
午后携笔记本至公园湖畔,专为观察鸟类而来。水边蒲草丛中,白鹭曲颈而立,恍若一尊青田石雕。忽然振翅掠水,惊起圈圈涟漪,恰应了李清照“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意境。柳荫深处有画眉啼转,其声清越,竟使散步的老人们驻足聆听。
想起《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句子,古人早将鸟鸣与情感相系。而今人终日埋首手机电脑,竟忘了倾听这些自古存在的天籁。一只翠鸟倏地掠过湖面,蓝羽如电,衔鱼而去,留下满湖碎金荡漾。
诗鸟相融之思
归家翻阅《全唐诗》,发现咏鸟诗篇竟有三百余首。王维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写闲适,李商隐借“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诉相思,白居易用“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绘生机。鸟类在诗人笔下,早已超越物象本身,成为情感的载体与自然的代言。
暮色渐浓时,群雀归林,喧哗如市。忽然理解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辩证——正是鸟雀的喧闹,反衬出庭院深处的宁静。今日观鸟,不仅得见自然之趣,更在鸟羽振翅间,窥见千古文心之相通。或许明天,该带着唐诗去郊外,在真实的鸟鸣声中,重读那些沉睡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