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劝学日记

劝学日记

壬寅年冬月廿三 小雪初霁

晨起推窗,见檐角冰棱如剑,忽忆荀卿《劝学》篇中“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之句。昨日师长批阅课业,以朱笔圈点“青出于蓝”四字,此刻观冰棱映日,方知此喻之妙——学问之道,原是凝天地寒气而淬锋芒的修行。

一、积微成著

午后整理书案,见《礼记·学记》摊开在“蛾子时术之”章节。郑玄注曰:“蛾子,小虫也,时时衔土不息而成大垤。”忽觉惭愧。近来总想寻个惊天动地的题目作论文,却连每日三千字的札记都荒疏了。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那些看似微末的功夫,恰如小雪初降时零星的雪籽,积得久了,方能照见琉璃世界。

今日所得:

抄录《朱子读书法》二十遍,始知“循序而渐进”非是教人迟缓,而是如春蚕食叶,每口皆要嚼透。王阳明《传习录》云“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浇灌”,原来做学问也要像照顾心爱的植物,日日不得间断。

二、锲而不舍

夜读《荀子·劝学》,至“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处,听见窗外送煤老汉的板车声。这般严寒的雪夜,他车辕上挂的煤灯竟比书房台灯还亮些。想起《论语》中“学如不及,犹恐失之”,那盏在风雪中摇晃的煤灯,何尝不是“不舍”二字的注脚?学问的炉火,原是要用这般坚持才能烧旺的。

今日临帖时总写不好“永”字的趯笔,废纸篓已堆了半人高。正要放弃时,忽然悟得《尚书》“惟精惟一”的真义——不是苛求完美,而是像匠人琢玉,每一刀都须全神贯注。子夏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原来进步不在突飞猛进,而在每个“今日”都不曾虚度。

三、终日而思

临睡前重读《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忽想起白日里化学课上的实验:镁条燃烧时那般炫目的白光,若不用棱镜分解,终究看不出七彩本质。这恰如《东坡志林》所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原来最寻常的句子,也像藏着棱镜的矿石,必得用思想的锤子敲打,才能迸出真理的光谱。

墨汁在宣纸上洇开时,忽然明白为什么怀素写《自叙帖》要用“忽然绝叫三五声”——学问到了极处,原是要这样从血肉里喊出来的。今日抄写《劝学篇》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墨色竟比往日沉静三分,或许因着雪夜澄明,终于听见古人隔着千年击磬的声音。

(全文共628字)

劝学日记300字

劝学日记300字 [劝学日记][日期]星期[X]天气[晴]今天在学校,看到同桌那懒懒散散的学习样,我决定劝他一劝。课间休息时,我拍着他的肩膀说:“兄弟,你可不能再这么混啦。你看那知识,就像宝藏,你不去挖,全被别人抢走咯。”他却满不在乎地回我:“学那么多累死人,我还想多玩会儿呢。”我急了,指着他的作业本说:“你瞧瞧你这作业,错得...

写作顺序有哪几种

总分总结构是议论文的经典骨架。《劝学》开篇即以“学不可以已”的总论点定调,继而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三个分论点展开论述,最终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收束全文。这种“总起—分述—总结”的架构,如同为观点搭建稳固的金字塔,使论证既有广度又有深度。逻辑...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参考题库含...

【题干7】《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特殊儿童学习策略中对应哪种干预技术?【选项】A.小步子教学 B.任务分析 C.代币制 D.视觉提示系统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积跬步"强调循序渐进的微目标积累,小步子教学通过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可达成的子任务(如语言训练分解为发音、词汇、句子三级),使...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文学概论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_百...

【详细解析】判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暗喻贾府由盛转衰,A为正确选项;B属《狂人日记》主题,C为《庄子》思想,D为《桃花扇》主线。【题干6】王夫之《读通鉴论》在历史法学中的贡献是?【选项】A. 提出“三权分立”理论 B. 强调法律与道德统一 C. 主张法典化立法 D. 创立比较法学派 【参考答案】B ...

什么什么满园四字词语二年级

出处:荀子《劝学》中的教诲,强调坚持学习的精神 近义词:坚持不懈、坚持到底 造句:她在训练中锲而不舍,终于把动作练得标准。小片段例子:放学后,操场上只有哨声和球拍的节奏。小琪摔倒又爬起来,队友问她:“还想继续吗?”她点点头:“当然,锲而不舍是我给自己的承诺。”教练走过来,说:“心有方向,比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