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为陈同赋壮词以寄之——剑客日记
一、晨起练剑
寅时三刻,霜重星稀。以《破阵子为陈同赋壮词以寄之》的豪情唤醒筋骨,青锋出鞘时,但见寒光裂开残夜。昨夜读辛词"醉里挑灯看剑"之句,今晨剑势愈发凌厉,每一式皆似在回应八百年前那位沙场词人的铿锵笔墨。
练剑偶得
剑气纵横五更寒,
挑落星辰作佩环。
莫道书生无胆色,
墨痕未干剑光残。
二、驿亭怀古
午时途经古驿站,断碑上"破阵"二字依稀可辨。忽忆陈同甫当年与稼轩唱和,两柄剑、一腔血,都化在这《破阵子为陈同赋壮词以寄之》的平仄里。抚过斑驳石墙,仿佛听见战马嘶鸣混着铁板铜琶的声响。
历史残片
- 绍兴十一年:岳飞遇害
- 淳熙十五年:辛陈鹅湖之会
- 开禧元年:北伐烽烟再起
三、夜读感怀
灯下重读《破阵子》全词,羊毫蘸朱砂在宣纸上临写:"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忽然砚台震动,原是窗外雷雨大作。这电闪雷鸣,多像词中"马作的卢飞快"的铿锵节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人剑。
【注】陈同甫《中兴五论》有云:"天下大势之所趋,天地鬼神不能易,而易之者人也。"此般气魄,正是《破阵子为陈同赋壮词以寄之》的精神内核。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剑,纸上字似兵。
四、梦中沙场
子夜梦回连营,见辛幼安与陈同甫并辔而行。忽闻鼓角声震,醒来但见秋雨敲窗,案头《龙川文集》翻在《酌古论》一章。枕边青锋犹带寒气,始信有些魂魄,终究不随黄土散尽。
标签:
破阵子为陈同赋壮词以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