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闻官兵收河南河北:一场胜利后的家园之思

闻官兵收河南河北:一场胜利后的家园之思

战火平息的消息

清晨,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是人群的欢呼。我推开窗,只见街坊邻居奔走相告:“官兵收复河南河北了!”这一消息像春风般瞬间吹散了笼罩多日的阴霾。我怔在原地,手中的笔险些掉落,泪水模糊了视线。八年了,自从叛军占据河南河北,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如今终于等到王师凯旋。

记忆中的故乡

提起河南河北,我的思绪不由飞回童年。那里有广袤的麦田,金秋时节翻滚如浪;有清澈的洛水,夏日里孩童们嬉戏打闹。父亲常说:“这土地养活了祖祖辈辈,是我们的根。”可战乱让一切化为焦土。去年收到堂兄的来信,说家乡的祠堂已被焚毁,那棵百年老槐树也枯死了。如今听闻收复,不知旧景是否还能重现?

市井百态录

酒肆里,说书人拍案讲起将士们的英勇;茶摊旁,老妇人抹着泪念叨从军未归的儿子;书院中,学子们争相传抄杜甫新作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最触动我的是西街的张铁匠,他连夜打造了“还我河山”的铜匾,今早亲自挂在了城门口。

归乡的憧憬

收拾行囊时,妻子将晒干的槐花小心包进帕子——那是离乡时从老树上摘的最后一把。孩子们围着问:“爹爹,故乡的枣糕真的比长安的甜吗?”我展开泛黄的地图,手指划过潼关、洛阳,终于停在那个被朱砂圈了无数次的小镇。或许来年清明,我们就能在祖坟前焚一炷香,告诉先人:山河无恙。

(全文共计51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