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少年的古诗:春日忆旧游
戊戌年三月初七 晴
晨起推窗,见庭前桃李纷然已谢,唯余新绿满枝。忽忆杜工部"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之句,竟无端想起少年时与同窗踏青事,遂以残墨记之。
一、少年游春图
犹记丙申年谷雨次日,学堂放春假三日。晨光初透纸窗时,便闻得墙外笑语喧阗。推门见三五同窗皆着青衿,携竹篮而立。当中最活泼者当属陈生,手持自制的纸鸢高声唤我:"再不出门,春风都要老透了!"
众人沿溪而行,柳絮如雪沾衣。路过村塾时,听得室内诵诗声琅琅:"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王生忽抚掌笑道:"这不正是说我等?"李姑娘当即啐道:"羞也不羞,人家韦端己写的是陌上少年郎,尔等尽是踩了泥泞的皮猴子!"笑闹声惊起竹篱边的黄莺,扑棱棱掠过长满青苔的井台。
二、溪畔诗酒欢
至东郊桃花涧,但见浅粉深红叠成云霞。众人择平坦青石铺开麻布,取出各家带来的点心。赵生变戏法似的掏出个小陶壶,竟是他偷藏的父亲酿的梅子酒。酒过三巡,不知谁提议要行飞花令,以"春"字为令。
轮至沉默许久的张生时,他凝望飘落溪水的花瓣良久,轻声道:"自家原是凑句'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但见眼前景致,倒想起白乐天'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了。"言毕自斟一杯饮尽,颊边飞红竟比桃花更艳三分。那时不懂,后来才知他家中正遭变故,唯借古人诗句稍遣愁怀。
三、纸鸢寄青云
午后风起,陈生急忙展开那只绘着墨竹的纸鸢。谁知才放起三丈高,忽遇阵风,竹骨"咔嚓"断裂。众人正惋惜时,李姑娘却解开发间青丝带,将断竹细细缠拢。她抿嘴一笑:"贺知章咏柳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今日我这发带权充春风罢!"
重放的纸鸢摇摇晃晃升上天际,曳着青丝带飘向云端。王生忽然指着远处叫道:"快看!像不像杜少陵说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众人笑他白日说梦话,他却正经道:"春空澄澈如秋月,有何不可?"如今想来,那便是少年独有的诗意眼光罢。
四、暮色染诗心
日影西斜时,我们坐在草坡上看云霞变幻。不知谁起头吟哦"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继而你一句我一句接起诗来。从李太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接到李长吉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最后竟齐声高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归途见野渡横舟,赵生忽然跳上船头朗声道:"此身恰似苏子瞻'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摆渡的老丈笑骂:"毛头小子知道甚么江海,且付三文钱渡资来!"众人大笑着凑铜钱,惊起苇丛中栖息的白鹭,斜斜掠过漫天紫霞。
五、诗境长留存
今已过去整六载,昔年同窗各散天涯。陈生随父经商岭南,常寄来槟榔与相思子;李姑娘去了西洋学堂,来信说正在译《春江花月夜》;张生竟真中了举人,去年重阳收到他手书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暮色渐浓,合上日记时忽见扉页斑驳墨迹,原是当年众人联句所题:"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窗外新月如钩,恍若听见少年们的吟诵穿越时光而来——原来古诗里的少年从未老去,他们永远骑着白马,在杏花春雨里踏遍山河。
今人常谓古诗陈旧,岂知千年文字间跃动的,何尝不是与我们一般的少年心?纵使沧海桑田,只要春风依旧吹醒桃花,便永远会有少年在溪头念着"春日游,杏花吹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