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赤壁怀古日记
十月十五日 晴
今日重读东坡先生《念奴娇·赤壁怀古》,心潮澎湃,不能自已。遂提笔作此日记,以记所思所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一句,便觉豪气干云,时空浩渺。我闭目凝神,仿佛见那长江之水滚滚东流,携着千年历史,奔涌不息。浪花翻卷之间,多少英雄豪杰、帝王将相,皆被淘洗净尽,唯有这江水,万古如斯。
神游故国
读至“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思绪不禁飘向那烽火连天的年代。我想象自己正立于赤壁矶头,脚下是嶙峋的乱石,耳边是呼啸的江风。江水拍岸,声如雷鸣,仿佛仍在诉说着那场决定天下大势的战役。
东坡先生词中的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何等的风流倜傥,何等的从容不迫!他无需嘶声力竭,无需怒目圆睁,只在谈笑风生之间,便已令强虏灰飞烟灭。这种儒将风范,这种举重若轻的气度,真令人心向往之。
我想,东坡先生写此词时,心中定有无限感慨。他正身处政治逆境,被贬黄州,心中自有块垒难消。然而他并未沉溺于个人的愁苦之中,而是将目光投向历史的长河,在宏大的时空背景之下,反观自身的际遇。于是,个人的得失显得渺小了,内心的境界却变得开阔了。
人生如梦
词的下阕,情绪由豪放转入旷达,又由旷达渗入一丝悲凉。“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先生神游古战场,心念古人功业,再反观自己华发早生而功业未建,难免自嘲。然而这自嘲并非消沉,而是一种通透的智慧。
最终,他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结。这是全词的灵魂所在。既然人生如梦幻般短暂无常,何必执着于功名利禄?不如举起一杯酒,洒入江中,祭奠那万古长存的明月。这是与历史的和解,与自然的融合,也是对生命本身的最高礼赞。
合上书卷,窗外已是暮色四合。我的心中既充满了慷慨激昂之情,又蕴含着平静豁达之思。古诗词赤壁,已不再仅仅是长江边的一处古迹,更是东坡先生留给后世的一笔精神财富。它教会我们,如何在逆境中保持豁达,如何在历史中观照现实,如何将个人的渺小生命融入宇宙的浩渺时空,从而获得心灵的永恒安宁。
今夜,愿我的梦也能乘一叶扁舟,飞往那千年前的赤壁,听江声浩荡,看月出于东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