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春梦古诗里的那一场杏花微雨

四月十二日 阴转微雨

清晨推窗时,檐角正悬着半阙未干的《春梦》古诗:"夜来春梦太匆匆,满地残红怨晓风"。昨夜确有一场混沌的梦,此刻却像沾了水的宣纸,墨色晕染成模糊的云烟。

一、诗中的雨脚

撑着油纸伞走过青石巷时,忽然懂了古人为何总将春梦与细雨相连。雨丝斜斜地穿过垂柳,在池塘里激起无数细小的圆环,恰似那些未及捕捉便消散的梦境。卖杏花的老妪蹲在斑驳的粉墙下,竹篮里躺着几枝带露的嫣红,让人想起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的句子。

注:
1. 油纸伞骨硌得肩胛生疼
2. 青苔在砖缝里蜿蜒成绿色的小溪
3. 某个瞬间闻到陈年墨锭的沉香

二、断线风筝

午后在阁楼发现学生时代抄录的《春梦》集句,泛黄的纸页上还留着当年用朱砂笔勾画的痕迹。突然有孩童的惊叫从窗外传来——一只金鱼风筝正挣脱丝线,摇摇晃晃地掠过屋脊。这场景与韦庄"春梦乱不记,春原登已重"产生奇妙的共鸣,仿佛所有未完成的梦都会在春天获得具象。

傍晚收衣服时,发现白衬衫上沾着淡粉色的杏花瓣。这大约就是春梦古诗最温柔的注解:那些抓不住的、留不下的,最终都化作衣襟上一抹似有若无的香。

三、余韵

临睡前重读晏几道的"梦后楼台高锁",忽然意识到春梦古诗的妙处,正在于它用文字的琥珀封存了人类共通的怅惘。此刻雨声渐密,窗棂上晃动着海棠枝桠的碎影,或许明朝醒来,这些文字也会成为他人眼中的一场春梦。

后记:
晾在阳台的蓝布裙
兜着三片樱花瓣
像捧着整个春天的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