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诫外生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诫外生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一则关于内心修炼的日记

今日重读武侯《诫外生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句,如晨钟暮鼓,叩击心扉。在这喧嚣扰攘的世间,此十字真言,宛如一泓清泉,涤荡我连日来的浮躁与尘埃。

晨起,本欲如往常般先览手机资讯,让外界庞杂的信息瞬间涌入尚未完全清醒的头脑。指尖将触未触之际,忽忆及“静以修身”。遂罢。转而静坐窗前,看天际微云舒卷,听窗外鸟鸣渐稠。此一刻之静,非为怠惰,实是收回心神,将向外驰逐的注意力引归自身。诸葛亮于戎马倥偬、政务繁杂之际,尤能诫其外甥守静,此静非死寂之静,乃是一种强大的内心定力,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根基。当我真正让自己静下来,才发觉平日里的许多忙碌,不过是内心焦灼的外显,是对虚无的填充。静,方能观照内心,明澈志之所向。

午间的俭约之道

及至午膳,面对食案,又思“俭以养德”。今日食堂菜肴丰盛,同事皆餐盘堆叠。我则刻意只取一荤一素,米饭小半,细嚼慢咽。此“俭”并非贫瘠之苦,而是对资源的敬畏,对欲望的节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不仅是物质的节俭,更是精神上的收敛与涵养。诸葛武侯身居相位,却“内无余帛,外无赢财”,其俭朴如此,非不能也,实不为也。他所追求的德,是内在的丰盈而非外物的堆砌。当我实践这“俭”,我并非感到匮乏,反而体验到一种专注——专注于食物本身的味道,专注于当下的感受,一种由内而外的充实感油然而生。它养的是惜福之心,是知足之乐,是脱离物欲捆绑后精神的自由与挺拔。

傍晚归家,路灯渐次亮起。日间践行“静”与“俭”,竟觉心绪平稳了许多。往日里下班途中的烦闷与疲惫,今日似乎减轻了不少。乃知此二语,实为修身养性之连环妙法。由静入俭,由俭促静,二者相辅相成。心不静,则易为外物所牵引,追逐浮华,奢靡浪费;行不俭,则欲望膨胀,心为形役,何来真正的宁静?

夜间的省思与立志

灯下夜读,再观“非志无以成学”之句,感触愈深。日间的静与俭,最终皆是为了“明志”与“致远”。无静定之心,志向便如风中烛火,飘摇不定;无俭朴之行,则易在追逐享乐中迷失初始的方向。武侯之志,在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其一生鞠躬尽瘁,便是此志的终极体现。而我的志呢?或许尚未有那般宏伟,但求能每日精进,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对家庭朋友尽份内之责,保持内心的善良与澄澈。这一切,皆需从今日所实践的“静”与“俭”开始。

合上日记,窗外月色如水。感谢一千八百年前那位智慧的丞相,以其至理名言穿越时空,予我以深刻的启迪。愿我能常怀此“静”心,持守此“俭”行,以此修身养德,一步步走向自己期望的远方。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阅读答案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联到思想品质。是故作惊人之谈吗?答曰:不是! 一个人的脑子,容量总是有限的,这方面想得多,那方面就想得少了。脑子里过多地想着一顿佳肴、一件漂亮衣服、一架好无线电收音机之类,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工作和劳动的问题。...

16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

16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品行,是依靠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

翻译句子:静以修生,俭以养德,译 答案:答: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在于告诫自己的儿子珍惜现在的时光努力学习,学有所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品行,是依靠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是依靠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考查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思路分析与延伸: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品行...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__写出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1)非澹泊无以明志()(2)非...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夫君子之行•__(2)非宁静...

诫子书文/诸葛亮夫君子①之行,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非淡泊③无以明志...

诫子书 文/诸葛亮 夫君子①之行,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非淡泊③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④则不能励精,险躁⑤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⑥,将复何及?(摘自《诸葛亮集》)注释:①君子:...

...德①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④《左传...

①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④《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勤俭节约不仅给人们带来富裕安宁的生活,还给人们带来许多益处。它培养人们自我克制的习惯,使人们拥有理性、平和的心态。可是有些人,却因为奢靡享乐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一家训出自( )A.《朱子家训》B.《诫子书》C...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一家训出自( )A.《朱子家训》B.《诫子书》C.《与妻书》答案:“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意思是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B正确,符合题意;AC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家训文献的识记能力。...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①。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