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静夜思中的故乡情

《静夜思》中的故乡情

一个游子的月夜独白

深夜独坐窗前,偶然读到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短短二十个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月光如水银泻地,铺满了我的书桌,也照亮了心中那片最柔软的角落——故乡。

我的故乡在江南的一个水乡小镇,那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宁静。记得小时候,每到夜晚,最喜欢的就是和伙伴们在月光下追逐嬉戏。那时的月亮似乎特别明亮,特别大,像一盏明灯悬挂在深蓝色的天幕上。我们常常躺在河边的草地上,数着星星,听着蛙鸣,闻着稻香,直到母亲的呼唤声从远处传来,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记忆中的故乡画卷

故乡的春天是最美的。河边的垂柳抽出新芽,桃花、梨花竞相开放,整个小镇都弥漫着花香。每到这个时候,母亲总会带着我去河边洗衣服,我则在岸边追逐蝴蝶,或是蹲在水边看小鱼游弋。夏日里,荷塘成了我们的乐园,采莲、捉蜻蜓、打水仗,那些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边回荡。秋收时节,金黄的稻浪在风中起伏,大人们忙碌地收割,我们孩子则在田埂上奔跑,捡拾遗落的稻穗。冬天的故乡虽然寒冷,但围炉夜话的温馨,雪地里的打闹,还有那热气腾腾的年糕,都成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如今身在异乡,每当夜深人静时,这些画面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眼前。李白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真是道尽了游子的心声。天上的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看月亮的人,却已经离开了故乡,在陌生的城市里为生活奔波。月亮成了连接我与故乡的纽带,每当仰望明月,就仿佛看到了故乡的亲人和朋友,看到了那些熟悉的风景。

故乡的变化与不变

去年回乡,发现故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泥泞小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很多老房子被拆掉建起了新楼,河边也修起了漂亮的步道。这些变化让我既欣喜又有些失落,欣喜的是故乡越来越现代化,失落的是许多熟悉的场景都不复存在了。然而,当我走在街上,遇到儿时的伙伴,听到那熟悉的乡音,品尝到地道的家乡菜时,那种亲切感依然如故。故乡变了,但故乡的情没变;故乡新了,但故乡的根还在。

夜深了,月光依然明亮。我关上窗,却关不上思乡的心绪。李白的《静夜思》之所以能流传千年,正是因为它触动了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那根弦——对故乡的眷恋。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故乡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港湾。也许有一天,我会回到故乡,在那片熟悉的土地上,继续书写我的人生故事。而此刻,就让我借着这皎洁的月光,将我的思念传递给远方的故乡吧。

中秋节五年级作文

但在古代,游子们与家人团聚却是那么的难得。因为在当时,交通很不发达,所以人们常常用写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正如像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的“单元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有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是直接流露出了对故乡的怀念。小学生作文写中秋节 而在现在,我们这个交通发达,通信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