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读《桃花源记》有感
清晨推窗,恰见院中桃花初绽,忽忆陶渊明笔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景。捧起泛黄的书卷重读《桃花源记》,字里行间仿佛涌出清泉,将都市的喧嚣涤荡一空。
文字里的山水画卷
文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描写,与我幼时在浙南山区偶遇的幽径何其相似。古诗文欣赏最妙处,在于千年时空隔不断的情感共鸣。当读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时,眼前浮现外婆家炊烟袅袅的村落,那些摇着蒲扇讲古的老人,与溪边嬉戏的孩童,不正是活生生的桃源图景?
古诗文中的生活哲学
陶公笔下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的闲适,恰是当代人最稀缺的心境。手机地图导航精确到米,却让我们失去了迷路的诗意。古诗文欣赏如同在水泥森林里开凿出的清溪,提醒着我们:生活不应只有KPI的追逐,更要有"采菊东篱下"的从容。
跨越时空的对话
午后整理书柜,偶然翻到苏轼《定风波》手抄本。"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墨迹在梅雨季微微晕染,却让"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洒脱愈发清晰。这些古诗文就像先贤们留在时光长河里的漂流瓶,当我们拾起时,便能听见他们跨越千年的低语。
黄昏时分的雨来得突然,临窗听雨,不觉吟出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的句子。玻璃窗上蜿蜒的雨痕,与敦煌壁画里飞天飘带的线条渐渐重合。原来古诗文欣赏从来不是故纸堆里的考据,而是让传统文化基因在血脉里苏醒的过程。
夜读札记
台灯下重读《唐诗三百首》,王维"明月松间照"的清辉洒在枕畔,杜甫"星垂平野阔"的浩瀚涌入胸膛。古诗文欣赏最动人处,在于让我们在方寸书房中,拥有了丈量天地、对话古今的权柄。合上书页时,忽觉那些平平仄仄的韵律,早已化作滋养心灵的甘露。
合唱及诵读经验
爆竹声响辞旧岁,焰火花舞贺新年!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20xx年即将来临,去年此时我们做了年终总结,今天我们把20xx年的工作做一个小结,请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总结分以下五个方面:一、坚定信念,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积极参与合唱团的每项活动。女低音部始终有一个信念,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练好每个作品,认真搞好合唱团的每项活动。无论合唱团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