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登临滕王阁序怀古日记

登临滕王阁序怀古日记

壬寅年九月初三·霜降

晨起赣江薄雾氤氲,乘轮渡至滕王阁下,忽见霞光破云而出,恰应了"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之景。朱漆廊柱虽经千年风霜,飞檐斗拱却依旧保持着盛唐气象,恍若王子安衣袂飘飘立于阁上挥毫泼墨。

一、时空交错之叹

抚摸着青石砖墙上的铭文,指尖触到清代重修的刻痕,忽然懂得"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的苍茫。游人们举着手机拍摄江景,与当年"胜友如云,高朋满座"的宴饮场景重叠。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滔滔赣江水见证了多少次"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的轮回。

二、文字不朽之思

在第五层展厅的玻璃柜前,见清代仿制的滕王阁序屏风真迹拓本。虽非原作,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十四字仍如蛟龙出海。想起王勃当年即席挥毫时不过弱冠,却让阎公掷纸叹服,可见文章终不负人。今人纵有万千数码设备,却难再现这般字字珠玑的才情。

突然听见研学孩童齐声诵读: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脆嫩的嗓音撞在古木梁柱间,
惊起檐角铜铃叮咚作响。

三、古今对话之悟

登至顶层观景台,见赣江大桥车流如织,对岸新城大厦玻璃幕墙映着落日。忽然解了"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的现代隐喻——古人观天地悟人生,今人借科技探宇宙,虽方式迥异,然对永恒的追寻从未改变。取手机拍下江心舟楫纵横之景,竟与阁中明代《豫章十景图》的帆影奇妙重合。

暮色渐浓时于游客留言屏写下:"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电子墨迹闪烁三秒后消失,而木刻楹联上的诗句已沐浴千年风雨。归途轮渡破开金色江水,恍见王勃踏浪而行笑问:"阁中弟子今犹在,长江何曾空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