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兔捣药秋复春:一个关于时光与守望的日记
十月十五日 晴
傍晚时分,天色澄澈,一轮将满未满的月,已早早悬在东边的天际,泛着清冷而柔和的光辉。我坐在书桌前,忽然想起李白《把酒问月》中的那句诗:“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心中蓦然被一种亘古的寂寥与执着的守望所击中,遂提笔,想记下这片刻的思绪。
诗中的那只白兔,实在是世间最奇特的意象之一。它并非凡间草野中奔跃的生灵,而是栖居在皎洁月宫里的仙兽。它的工作,从古至今,从未变更——捣药。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它就在那清冷的广寒宫里,执著地握着玉杵,一下,又一下,捣着那或许能炼制长生不死药的原料。它的时间尺度,与我们人间截然不同。我们的“秋复春”是四季的轮回,是播种与收获,是离别与重逢;而它的“秋复春”,则是以千年为单位的、永恒重复的同一个动作,是一种超越了凡尘意义的、近乎神性的坚守。
神话里的孤独与慰藉
每每想到这个画面,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深沉的孤独。嫦娥偷食灵药,飞升月宫,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却也付出了永恒的代价——永远的孤寂。“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早已道尽了这份悔意与清冷。而白兔,便是她唯一的邻居,唯一的陪伴。它们共享着同一份与世隔绝的寂寞。然而,这陪伴又是何等沉默?白兔不会言语,只是不停地捣药,那“咚咚”的杵声,或许是月宫里唯一打破死寂的声音,既是孤独的回响,也是一种对抗孤独的微弱努力。
但这幅画面又不仅仅有孤独。在那无尽的重复中,我竟也读出了一份令人心安的慰藉。无论人间如何变迁,王朝如何更迭,英雄如何崛起又陨落,那轮明月依旧,月中的白兔也依旧。它成了一个永恒的符号,一个稳定的坐标。古人举头望月,看到的是它;今人遥望星空,想象的也是它。这种不变,对于渺小易逝的个体生命而言,是一种巨大的安慰。仿佛无论我们经历怎样的悲欢离合,总有一个澄澈而宁静的世界悬于天上,那里有一只白兔,亘古不变地守护着它的使命,这本身就像一种默默的祝福和守护。
现实中的“白兔”
合上诗卷,回归现实。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何尝不曾扮演过,或正在扮演着那只“白兔”?
白兔捣药秋复春,
白兔捣药秋复春,白兔捣药秋复春, __ ?(李白《把酒问月》)答案:【答案】嫦娥孤栖与谁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注意书写,不要笔误。解析:本题要求补全李白《把酒问月》中"白兔捣药秋复春"的下句。正确答案为"嫦娥孤栖与谁邻",该句...
李白诗“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的修辞手法是 ( )
李白诗“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的修辞手法是 ( )李白诗“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的修辞手法是 ( )A. 比喻 B. 象征 C. 借代 D. 用典 D 本题考查古诗修辞手法的辨析。诗句中"白兔捣药""嫦娥"均出自《淮南子》等典籍记载的月宫神话,是典型的典故运用(D正确)。分析各选项: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