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
三月十七日 微雨初霁
清晨醒来,推窗见江上薄雾如纱,忽然想起杜甫那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便决意效仿诗圣独步江畔。撑着油纸伞出门时,母亲笑我痴人学古,殊不知这绵绵春雨中的江景,别有一番韵味。
一、潋滟波光映花影
行至江滨公园,雨丝恰好转细。但见江水潋滟如碎银荡漾,岸边的垂丝海棠经雨洗涤,胭脂色的花瓣簌簌落于水面,随波流转成天然花笺。几个孩童蹲在石阶边,正用树枝拨弄着飘近的花瓣,笑声与江鸥鸣叫交织,竟比春风还轻盈三分。忽然明白古人为何总爱将「江水」与「花事」并提——水是花的镜匣,花是水的胭脂,这般相映成趣,恰似杜工部诗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鲜活画卷。
二、独步寻得春消息
沿着青石板路向南行走,雨后的空气沁着桃李的清甜。绣球花团攒簇如雪球坠枝,紫荆却已开始零落,绛紫花瓣在湿地上铺成绒毯。最惊喜的是发现三株罕见的垂枝樱,柔条如瀑垂向江面,风过时摇落的水珠惊起一尾游鱼,涟漪荡碎倒影中的云絮。忽然忆起韦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意境,虽无画船载酒,但伫立花树下看渔人收网,竟也觉得时光慢如江水流淌。
三、花开花落皆成诗
返程时日光破云而出,江面顿作金鳞万点。几个写生少年在桃树下铺开画纸,颜料盘里调着与晚霞同色的绯红。卖茶翁推着木轮车经过,茉莉香片的气息混着水汽氤氲开来,恍若穿越千年与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隔空相望。忽然领悟:所谓「寻花」,寻的不仅是草木荣枯,更是这份与天地共鸣的诗心。当斜阳将身影拉长在花径时,衣襟已沾满混着落英的江风,口袋里还揣着孩童相赠的几枚海棠——原来诗不必在远方,它正随着潋滟江波,流淌在每个驻足赏春的刹那。
暮色四合时归家,摊开日记本忽见窗外月升江心,花枝探入窗棂摇碎清辉。遂磨墨添记一笔:江花岂知人间事,犹带唐时烟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