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行路难登山日记——重走太白吟诗路

《行路难》登山日记——重走太白吟诗路

壬寅年九月初三 晴空万里

清晨五时三刻,背囊里装着《李太白全集》和两瓶矿泉水,我站在了太白山青石阶的起点。露水浸湿的台阶在晨曦中泛着青黑的光泽,恍若千年前那位仗剑去国的诗人曾踏过的同一条路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耳机里循环的吟诵声,与眼前逐渐开阔的天地交织成奇妙的时空叠影。

山腰小憩见云海

正午时分抵达半山亭,云雾恰在此时翻涌成海。松涛阵阵中忽觉衣袂生凉,想起太白"霓为衣兮风为马"的狂想,方知古人诚不我欺。石桌旁有樵夫歇脚,笑着说这云海每年中秋前后最盛,千年未曾变过。我翻开诗集,"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的墨迹在阳光下微微晕染,忽然懂得何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绝顶长风拂残碑

登顶刹那,狂风几乎将人吹得站立不稳。残存的唐代祭天坛遗址上,斑驳的碑文依稀可辨"开元"二字。抚摸着冰凉的石刻,恍惚看见诗人正临风而立,玉冠纶巾在猎猎山风中翻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呐喊穿越时空扑面而来,竟让人鼻尖发酸。此刻方知登山从来不只是肉身的攀援,更是与古往今来攀登者的精神共振。

下山时夕阳将云海染作金红,石阶上拖着长长的影子。忽然明白太白诗中为何总充满对高处的向往——那不仅是物理高度的征服,更是灵魂对自由的永恒追求。千年前的诗句之所以至今仍能让人心潮澎湃,正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待登的高峰。当我们踩着前人的足迹向上攀登时,也是在延续着人类超越自我、追寻星空的精神火炬。

暮色四合时回到山脚,回望巍巍太白隐入星空。手机计步器显示今日行走两万三千步,而心灵走过的路程,却早已跨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