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梨花深闭门,晓寒犹欺梦中人
四月廿三 微雨
清晨是在雨声中醒来的。不是倾盆的暴雨,也不是缠绵的梅雨,而是春末特有的、带着凉意的微雨。雨丝细密,敲在窗棂上,沙沙作响,竟与梦中残余的声响混在一处,分不清是梦是醒。起身推窗,一股清寒之气扑面而来,夹着湿润的泥土和草木的腥甜,令人精神一振,却也忍不住打了个寒噤。“晓寒犹欺”,这“欺”字用得真是极妙,那寒意不像冬日那般凛冽霸道,倒像个调皮又执拗的故人,知道你贪恋暖衾,偏要用这种方式将你唤醒,邀你共赴这场晨间的静谧。
庭前所见
院落一角,那株梨树果然已是落英缤纷。昨日还繁花满枝,如云似雪,今朝却大半被雨打落在地。洁白的花瓣沾了泥水,零落成泥,碾作尘香。仍有几簇残花倔强地缀在枝头,于风雨中颤巍巍地摇曳,每一滴雨珠落下,都引得花枝轻颤,仿佛不胜其寒,又仿佛在与这最后的春寒作别。当真是一幅“雨打梨花深闭门”的景象。想来古人闭门,并非全然隔绝,或许更是为了在门内,静静地、专注地聆听这自然更迭的细微声响,感受这份繁华过后的寂寥与清旷。这门,关住了外界的喧嚣,却关不住满园的春意与时光流逝的脚步声。
午后思绪
雨渐歇,天色依旧沉郁。手捧一盏热茶,水汽氤氲,模糊了窗外的景致。这雨,这梨花的凋零,总让人无端地生出许多感怀。生命中的美好,是否都如这梨花般短暂易逝?我们总在追逐盛开时的绚烂,可曾细心体会过凋零时的静美与那随之而来的、更为深沉的生机——枝头悄然萌出的、嫩绿的叶芽?那“梦中人”又是谁?是过去某个未能好好告别的人,是曾经满怀憧憬的自己,抑或只是一种对温暖和安稳的眷恋?春寒料峭,欺人最甚的,或许并非体肤之感,而是心中那些未被时光带走的、冰凉的怅惘。
暮色渐合
一日光景,便在雨声淅沥中悄然流走。傍晚时分,雨完全停了,云层裂开缝隙,漏出几缕斜阳,金光涂抹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反射出温润的光泽。空气被洗刷得无比澄净,深深呼吸,五脏六腑都像是被涤荡过一般。寒意在暮色中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草木奋力生长所散发出的勃勃生气。梨花虽落,绿叶已生。自然的轮回从未因人的悲喜而迟疑片刻。今日闭门谢客,独对这一庭春雨、半树梨花,听寒欺梦,看花辞枝,虽有些微愁绪,却更觉内心清明。原来,有时我们需要这样一日,关上门,才能更好地看见自己,听见时光真实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