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古诗中的冬日闲思
一盆清水映仙姿
清晨推开窗,寒意扑面而来,窗台上的水仙却开得正盛。那洁白的花瓣托着金黄的花蕊,在冬日里显得格外清雅。我不禁想起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水仙花》:"雪魄冰魂不可招,凌波仙子月中飘。"这小小的花朵,竟被古人赋予了如此仙气飘飘的意象。
古诗中的水仙意象
翻阅诗集,发现历代文人墨客都对水仙情有独钟。黄庭坚称其"凌波仙子生尘袜",朱熹赞其"水中仙子来何处,翠袖黄冠白玉英"。这些诗句将水仙比作出尘的仙子,想必是因为它那"不沾泥土"的生长习性,只需一泓清水便能绽放芳华。
今日特意去花市买了几株水仙球茎。卖花的老人说,要先用刀在球茎上划十字,这样能让花芽更快抽出。回家后按此法处理,果然见青绿的嫩芽已微微探出头来。
养花记事
每天早晨换水时,都能看到细白的根须又长了几分。这让我想起苏轼《水仙》诗中的"淤泥解作白莲藕",水仙的根系确实洁白如藕,在清水中舒展的样子格外好看。第十天,第一支花箭终于冒出来了,顶着个鼓鼓的花苞,像害羞的少女低垂着头。
花开时节
正月十五那天,水仙终于绽放了。六片雪白的花瓣围成盏状,中间的金黄色副冠像个小酒杯,难怪古人称之为"金盏银台"。凑近细闻,幽香沁人心脾。此刻终于明白为什么王夫之要说"清香自信高群品"了,这香气确实不似凡花。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窗纱洒在水仙上,花瓣边缘泛着淡淡的金光。忽然想起《红楼梦》中黛玉咏水仙的句子:"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花中君子,当真是集百花之美于一身。
岁寒心志
水仙在腊月里开放,正是百花凋零之时。它不需要肥沃的土壤,只需一掬清水就能生长开花,这种高洁的品性,难怪会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养水仙的这些日子,让我懂得了:生命可以很简单,只要保持内心的纯净,就能在严寒中绽放属于自己的芬芳。
临睡前,又给水仙换了次清水。月光下,那亭亭玉立的身影,恰如黄庚诗中所言:"冰肌玉骨香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明日定要折几枝送给邻家老人,让这"岁寒友"的清香温暖更多人的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