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重读《相见欢》的春日絮语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三月的雨总是下得突然。清晨推开窗时,发现昨夜的风雨将院子里的樱花打落了大半,粉白的花瓣零落成泥,让我忽然想起李煜那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这阙《相见欢》像枚生锈的钉子,突然扎进这个潮湿的早晨。
文字里的时光褶皱
翻开中学时誊抄的诗词本,泛黄的纸页上还留着当年用荧光笔勾画的痕迹。"胭脂泪,相留醉"旁边画着歪扭的爱心,那时正暗恋隔壁班的语文课代表。十五岁的我以为读懂了离愁,直到今天看见母亲在阳台上晾晒父亲旧衬衫时微颤的手,才明白词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况味。
注:重读此词时正值父亲离世百日,母亲开始出现轻微认知障碍。她总把2018年买的蓝格子衬衫当成父亲去年生日新收的礼物。
现代生活的古典回声
地铁站口卖白玉兰的老妇人让我驻足。她布满皱纹的手指将两朵花并蒂系好,这个动作让我想起"剪不断,理还乱"的意象。当代人的孤独何尝不是另一种"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上周深夜加班时,看见同事在茶水间盯着手机屏保上女儿的照片发呆,屏幕里三岁孩童的笑容,与玻璃窗上倒映的疲惫面容重叠成双重曝光。
词牌名里的永恒
《相见欢》这个词牌本身就像个温柔的悖论。乌夜啼的别名暗示着欢愉背后的阴影,就像此刻我记录这些文字时,窗外正在凋谢的晚樱。它们用坠落的速度诠释着美丽,而词人用四十一个字凝固了人类共通的怅惘。或许文学的意义,就是让不同时空的"太匆匆"在纸页上永恒地相逢。
(完)
相见欢的意思古诗的意思合集
相见欢的意思 一、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 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 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 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二、原文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
相见欢古诗原文合集
《相见欢》原文及翻译 篇 1 【作者资料阅读】: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 年-975 年在位,初名从嘉,字 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天祚三年七月初七(相传),李煜 出生于金陵,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 年)继位,史 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 为...
《相见欢》古诗鉴赏
《相见欢》古诗鉴赏 《相见欢》古诗鉴赏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2]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3] 相留醉, 几时重,[4]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释 [1]此词的词牌亦有作“乌夜啼”。 [2]谢:凋谢。 [3]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
相见欢古诗赏析
相见欢古诗赏析 遥思当日情浓,梦匆匆。暗想低回何处伴征鸿。含泪叹,言辞淡,冷心融。《相见欢》又名《乌夜啼》相见的欢愉竟然会和乌鸦夜半啼哭的凄哀相同。这个倒是千真万确,世间的事总是在好了一时后滑到了低谷,甚至是直接坠入深渊。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我们古人说的天理循环的道理。一个声明极高、用...
相见欢 李煜古诗翻译合集
李煜诗词《相见欢》原文赏析 篇 1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原文: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 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 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
相见欢古诗合集
古诗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翻译赏析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作者为宋朝诗人朱敦儒。其古诗全文 如下: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 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前言】 《相 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宋代朱敦儒词作。古人登楼、登高,每多感 慨。王粲登楼,怀念故土。杜甫登...
相见欢古诗欣赏合集
相见欢古诗注释及赏析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作者:李煜 【原文】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 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凉的 秋色之中。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十首相见欢古诗词
十首相见欢古诗词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原文: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衍生注释:“无言独上西楼”,“无言”写出了词人的愁苦,有话也不想说,只能默默独自登上西楼。“月如钩”,将月亮比作钩,形象地描绘出月亮的形状,也烘托出一种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