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忆放风筝 古诗
纸鸢乘风起,诗韵入心来
三月的风裹着青草香掠过操场,忽然想起儿时背诵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这首放风筝古诗,此刻竟在眼前活了过来。
古诗里的风筝线
记得语文老师讲解时特意强调,"纸鸢"二字藏着古人智慧。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以竹为骨,以纸为翼,因风飞举,谓之纸鸢。"这让我想起外公扎的沙燕风筝——细竹篾弯出流畅弧线,棉线绷着半透明的桃花纸,尾穗是用旧年挂历裁的流苏。
清代诗人吴绮在《风筝》中写道:"昂藏意气入云端,不信由人一线牵。"当时觉得夸张,直到自己握着线轮时才懂。那风筝越飞越高,线轴吱呀转动,掌心能清晰感受到风的脉搏,仿佛真的拽住了整个春天。
古今对话的空中舞台
操场上的孩子们尖叫着追逐风筝,与南宋杨万里笔下"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的闲适截然不同。但跨越八百年的阳光同样明亮,照得尼龙布做的奥特曼风筝闪闪发亮,与古诗里的纸鸢在时空中遥相呼应。
收线时忽然领悟,这些放风筝古诗最动人的,从来不是风筝本身。就像杜甫在《十二月一日》中写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人真正要说的,是线那头握不住的流光,是"儿童放学归来早"里那个永远追不回的童年午后。
飘远的风筝与生根的诗
回家的路上,手机弹出苏轼的《蝶恋花》:"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忽然笑出声——这分明是古代版的风筝缠树现场。那些放风筝古诗,原来一直飘在我们头顶的文化天空里,只待某个起风的日子,轻轻拽动记忆的丝线。
晚饭后翻出《唐诗三百首》,泛黄书页间竟夹着半片干枯的鸢尾。这意外的书签,恰似古诗馈赠的翅膀,带着今人的思绪,逆着时光的河流翩翩起飞。
放风筝的古诗词关于风筝的古诗合集
关于风筝的古诗 1、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村居》译文: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 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清·高鼎《村居》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 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 在轻轻地抚摸着...
关于放风筝的古诗
《放鹞子》高高挂起风筝来,踏雪寻梅去不回。不用牵挂天涯路,只恐愁人向此来。——唐·王昌龄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孤独的人放风筝的情景。在古代,放风筝也是一种独处和思考的方式。这首诗中的“高高挂起风筝来”表现了人们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而“踏雪寻梅去不回”则表现了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和思念。《放风筝》...
描写风筝的古诗24首合集
关于风筝的古诗 24 首 1、唐 高骈《风筝》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2、明 徐谓《风鸢图诗》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 3、 高鼎《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
描写儿童放风筝的古诗
又是一年草长莺飞,又是一年春暖花开,徜徉在古诗词的海洋里放飞风筝,放飞一份美丽的心情。湛蓝的'天空中那越飞越高的风筝,既牵动着我们的视线,更系着我们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描写儿童放风筝的古诗,一起来看看吧!1、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描写小孩子放风筝的古诗合集
关于风筝的古诗 1、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村居》译文: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 放上蓝天。 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清·高鼎《村居》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 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
风筝的古诗24首
风筝的古诗24首 1、《孟冬风筝歌》 孟冬送客一场雪, 高楼风筝不断舞。 千里迢迢挂远天, 归时又见天色暮。 2、《春日放风筝》 春日放风筝, 花香飞入梦。 红线牵飞舞, 落日映微凉。 3、《秋风起风筝》 秋风又起风筝飞, 黄叶如锦织云归。 远远近近绕高楼, 添了些许忧愁在归。 4、《送儿飞鸟行》 送儿...
小学古诗放风筝
小学古诗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 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吾后行。 翻译:在青草地上放风筝,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走。扩展翻译:两个小朋友来到青草地上放风筝。那么谁在前面拿着线,谁在后面举着风筝呢?一个小朋友想了想,就先指了指对方,又指了指自己,说:“你在前面吧,我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