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词草堂日记

古诗词草堂日记

晨光中的诗意栖息

清晨六时,推开通往小院的木门,露水正沿着竹叶尖缓缓滑落。这座名为"古诗词草"的堂舍是我三个月前租下的老屋,青瓦白墙间爬满薜荔,窗棂上糊着桑皮纸,最妙的是西厢房整面墙的书架上,前主人留下了数百册线装诗词集。初阳透过雕花木格,在青砖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我提着陶壶浇灌廊下的兰草时,忽然想起白居易"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的句子,这或许就是古人所说的"境与意会"吧。

午后的笺注时光

午后整理藏书时,从《杜工部集》中飘落一枚银杏书签,上面用蝇头小楷抄着《春夜喜雨》。书页间夹着干枯的蒲公英,轻轻一碰便散作絮状。我忽然想起昨日在溪边采摘的马蹄金,那些圆润的叶片正适合作为天然笺纸。于是研墨展卷,将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八字临摹在叶片背面,墨迹在叶脉间洇开,恍若有了生命。窗外忽然落雨,雨珠在瓦当上汇成珠帘,正好应了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词境。

暮色里的诗心感悟

黄昏时雨歇云收,捧着搪瓷杯坐在石阶上看晚霞。邻居老先生拄杖路过,笑说我这草堂比他七十年前私塾里的书香还浓。他指着墙角的车前草吟道:"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原来《诗经》里的草木至今仍在人间生长。忽然明白所谓"古诗词草",不仅是纸页间的文字,更是生长在四季轮回里的生命。那些被吟诵了千年的蓼莪荇菜,从来都鲜活地存在于天地之间。

夜读时的时空交错

夜间点起仿古油灯校对《楚辞补注》,灯花爆响时惊见纱窗上停着只尺蠖。这小虫竟顺着灯光爬进书页,停在《离骚》"畦留夷与揭车兮"句上,细足轻触墨字,仿佛真正的读者。忽然记起苏轼《西江月》里"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的意境,此刻虽无杜宇,却有秋蛰长鸣。电脑右下角闪烁的邮件提示与案头端砚形成奇异对照,而微信群里正在讨论的元宇宙,与手中宋版书中的批注产生了超时空的共振。

临睡前在日记本上记下:今日重读《古诗十九首》,忽解"青青河畔草"非止写景,乃是生命力的宣言。那些被吟咏的草木从未死去,它们在每个春天重生,在每颗诗心里发芽。这座古诗词草堂最珍贵的,不是满架典籍,而是让现代人重新发现:诗意本就生长在每片草叶之上。

杜甫草堂古诗词

杜甫草堂古诗词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草堂古诗词描述了他在草堂的生活和思考。1.《秋夜将晓堂前冷》秋夜将晓,天籁灰霾。舒卷书帷,望彩霞台。知君清香犹相伴,此意谩与云雀乖。2.《草堂春暖花开》草堂春暖花开日,燕子归来喜若狂。晨起牵愁去,晚归拂尘香。3.《草堂凉夜思故友》草堂凉夜思故友,月色明河远。问所思何...

草堂古诗词合集

杜甫草堂古诗词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草堂古诗词描述了他在草堂的生 活和思考。 1.《秋夜将晓堂前冷》 秋夜将晓,天籁灰霾。舒卷书帷,望彩霞台。知君清香犹相伴, 此意谩与云雀乖。 2.《草堂春暖花开》 草堂春暖花开日,燕子归来喜若狂。晨起牵愁去,晚归拂尘香。 3.《草堂凉夜思故友》 草堂凉夜思故友...

草堂十志集字古诗词合集

该字帖共分三个版本,分别是草堂 10 志抄本、草堂 10 志稿本和草堂 10 志字帖。其中,草堂十志字帖高 清发表于 1830 年,是介绍多所收藏的古老书籍中最有价值的一部。 草堂十志字帖高清包括《禁献集》、《洪武正义》、《洪武三 章》、《审官籍》、《审官释例》、《法学理论》、《表解籍》、 《枢密议论》...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课件_百度...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课件 蜀绣 川剧 都江堰 成都被称为“蓉城”,又名“锦官城”。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 走近杜甫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的整首古诗合集

【古诗暮春归故山草堂】暮春归故山草堂阅读理解及答案 【古诗暮春归故山草堂】暮春归故山 草堂阅读理解及答案 《暮春归故山草堂》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钱起在《暮春归故山草堂》中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5 分) 2.诗人运用什么手法刻画了幽竹怎样的形象...

【高中古诗词阅读】《初授官题高冠草堂》阅读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初授官题高冠草堂》阅读答案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高冠:山谷名,岑参终南山隐居地。 21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草堂古诗词鉴赏

草堂古诗词鉴赏 古诗原文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其势不两大,始闻蕃汉殊。西卒却倒戈,贼臣互相诛。焉知肘腋祸,自及枭獍徒。义士皆痛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