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夜读风雨有感

今夜窗外风雨交加,我独坐灯下,恰好翻到《诗经·郑风》中的《风雨》篇。“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这八个字,像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这沉寂的雨夜,也照亮了我内心某些尘封的角落。

一、初遇时的晦暗

记得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是在高中一个同样风雨大作的晚自习。那时成绩起伏不定,未来如同窗外的天色,一片混沌迷茫。语文老师讲解此诗,说这并非单纯写景,而是以自然之风雨喻人生之困境。“晦”既是天色昏暗,亦是心境的压抑与困顿。那声声鸡鸣,穿透风雨,穿透时空,是一种固执的、不肯屈服的声音。它告诉你,无论外界如何昏暗,内心的坚守与希望不能湮灭。那时年少,虽被诗意触动,却未必真懂其深意,只觉得在凄风苦雨中,那鸡鸣之声显得格外悲壮。

二、风雨中的回响

后来离家求学,人生第一次真正独自面对生活中的“风雨”。学业的压力、人际的复杂、对未来的惶恐,常常如冷雨般袭来。多少个夜晚,我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头顶是昏黄的路灯,雨水打湿肩头,那一刻,才真正体味到何为“风雨如晦”。然而,每于此境,心中便会莫名响起那“鸡鸣不已”的旋律。它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成了一种内在的力量。我开始明白,那“鸡鸣”是深夜苦读时不肯熄灯的坚持,是受挫后擦干眼泪再次出发的勇气,是即便孤独也相信远方有同路人的信念。它不宏大,却无比坚韧,在每一个黯淡的时刻提醒我:天终将亮,风雨终将止息。

三、见你之后的清明

诗的第三章写道:“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前人注解,“君子”可指友人、爱人,亦可指德行高尚、内心追寻的理想。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历经风雨后那个更加成熟的自我,或是风雨洗礼后豁然开朗的境界。当你在风雨中坚守,最终穿越了那片泥泞,见到了那个更加坚定、从容的自己,怎能不心生喜悦?这种喜悦,并非单纯的快乐,而是一种深沉的、穿透苦难后的澄明与平静。正如今夜,窗外的风雨依旧,但我的心境已与多年前那个晚自习上的少年截然不同。我不再恐惧这晦暗的天气,因为我已知晓,它是过程,而非结局。那一声声穿越千年的鸡鸣,早已内化为我心里的定力与光亮。

结语

合上书页,雨声渐歇。一首古老的诗歌,其生命力正在于此——它总能与不同时代、不同个体的生命经验发生共鸣,给予我们慰藉与启示。“风雨如晦”是生活的常态,而“鸡鸣不已”则是我们应有的态度。感谢这个风雨之夜,让我与古老的诗意再次相遇,并从中汲取到继续前行的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