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古诗中的秋思日记
今日翻开那本泛黄的《唐诗三百首》,偶然读到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短短四句,却让我怔忡良久。秋风、家书、行人——这些故古诗里的意象,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一、秋风乍起的黄昏
傍晚散步时,小区里的银杏叶开始泛黄。风掠过树梢的簌簌声,与一千多年前洛阳城头的秋风竟如此相似。忽然想起父亲总在此时叮嘱添衣的视频通话,手机屏幕里他身后的老柿树,枝头也挂着几颗橙红的果子。古人用“意万重”形容家书的情感重量,而今人视频里欲言又止的停顿,何尝不是数字时代的“临发又开封”?
二、故纸堆中的温度
翻出中学时与笔友往来的信件,信纸已微微卷边。当年模仿古人用“见字如晤”开头,如今看来稚拙得可爱。最触动的是某年深秋收到的那封,夹着几片枫叶标本,信末写着:“你说想看看北京的秋天,现在它们正躺在你手心。”这种具象的牵挂,比微信转发的红叶表情包更令人鼻酸。
三、跨越时空的对话
深夜给父亲写长信时,窗外的桂花香乘着秋风潜入。突然理解古人为何总在秋季思乡——凉意催生体温的渴望,丰收反衬离别的寂寥。我在信纸最后补上一句:“周末回家帮您摘柿子”,像当年那个“又开封”的诗人一样,总觉得还有未尽的叮咛。墨迹未干时,手机亮起父亲的消息:“桂花开了,给你留了糖渍的。”
合上诗集时,月光正斜斜地爬过窗棂。这个夜晚,故古诗不再是课本里冰冷的注释,而成了连接古今情感的活水。或许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秋思”,但那份“意万重”的牵挂,永远在人类的心弦上共鸣。
故古诗三百首
《故古诗三百首》是唐代古诗选集中的一部分,但是这个数字并非指诗歌的确切数量,而是泛指很多古诗。 在《故古诗三百首》中,包含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比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韩愈的《捕蛇者说》,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登高》等等。这些诗作通过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深入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唐代古人的...
故古诗初中合集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 1、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典故】 ①归雁:源自“雁足传书”的故事。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 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
故古诗词三首合集
《故古诗三百首》是唐代古诗选集中 的一部分,但是这个数字并非指诗歌的确切数量,而是泛指很 多古诗。 在《故古诗三百首》中,包含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比如白 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韩愈的《捕蛇者说》,王之涣的 《登鹳雀楼》,杜甫的《登高》等等。这些诗作通过丰富的表 现手法和深入的思想内涵,展现了...
故国 古诗词
故国 古诗词 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李煜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何满子》——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3、《石头城》——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4、《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唐·杜牧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
故诗三百首合集
二年级故古诗 《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衍生注释 “村居”就是在农村住的日子;“拂堤杨柳”是说杨柳的枝条轻轻擦过堤岸,像在摸它;“醉春烟”里的“醉”不是喝酒醉,是被春天的烟霭(就是雾蒙蒙的样子)迷住了;“纸鸢”就是风筝,以前的风筝是纸做...
故诗三百篇合集
初中故古诗合集 (完整版)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 (完整版)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 1、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典故】 ①归雁:源自“雁足传书”的故事。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