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水池畔的晨思日记
癸卯年荷月廿三于姑苏园林
晨光初透窗棂时,我便循着青石板路的指引,来到这座闻名遐迩的古诗水池。池畔的垂柳蘸着露水,在微风中书写着看不见的诗行,水面倒映着飞檐翘角的凉亭,恍若哪位古人遗落的玉簪,斜斜插在碧琉璃般的镜面上。
一池墨色千年韵
据《吴地记》载,此池开凿于南宋淳祐年间,原为诗人雅集唱和之所。池中九曲石桥的设计暗合"水流云在"的禅意,东侧立着的青石碑刻着历代文人题咏,最令人动容的当属明代画家沈周所题"半亩方塘云影碎,一泓秋水墨香凝"。此刻倚栏细观,确见池水泛着极淡的墨青色,原是池底特意铺设的歙砚石所致——这竟是古人精心设计的"文墨之池"。
锦鲤衔诗趣
正凝思间,数十尾朱鳞锦鲤倏然聚拢,争食游人投下的饵料。有趣的是这些锦鲤竟养成特殊习性:每有花瓣飘落水面,便会有三五尾鱼用唇瓣推着花瓣游弋,恰似在演绎"鱼戏莲叶间"的古诗意境。管理员笑说这是因历代文人都爱在此投诗笺喂鱼,如今这些锦鲤见纸片便条件反射地聚拢,俨然成了"识文断字"的灵物。
忽忆东坡"水光潋滟晴方好"之句,
却见池心忽现漩涡微澜——
原是暗藏之泉眼按时辰涌流,
这精妙设计竟暗合古代铜壶滴漏之妙。
石韵琴音
池西有座名为"听雨"的太湖石,多孔窍中暗藏玄机。每逢细雨霏霏,雨水穿过石孔滴入下置的陶瓮,便会奏出清越的音节。园林专家曾测得此石能发出官、商、角、徵、羽五音,竟是古人以整块灵璧石雕琢的天然乐器。而今虽晴日朗朗,以耳贴石,仍可听见地下暗泉穿过石窍的泠泠声响,仿佛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吟咏都凝铸在这方奇石之中。
日影渐斜时,池面忽然铺满金色涟漪。原来是夕照透过西侧花窗的镂雕图案,将《兰亭集序》的字句投影在水面。这般巧思令人拍案——整座水池本就是幅立体的诗笺,每处设计都暗藏诗文典故。坐在苔痕斑驳的石凳上,取出青竹杆毛笔蘸着池水临帖,恍若听见历代先贤在此泼墨挥毫的笑语。这汪碧水不仅映照着天光云影,更沉淀着千年文脉,让每个来访者都成了古诗的续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