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苏杭古诗伴我游

苏杭古诗伴我游

清晨醒来,窗外细雨绵绵,忽然想起白居易那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便是我苏杭之行的第一天,带着对古诗的向往,踏上了这片被无数文人墨客赞颂的土地。

西湖诗韵

漫步西湖边,杨柳依依,湖水泛着微澜。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脑海中回荡。眼前的景色仿佛与古诗重合,远处的雷峰塔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几只游船缓缓划过,激起圈圈涟漪。我坐在湖边的长椅上,翻开随身携带的诗集,读着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不禁感叹时光流转,而西湖的美却永恒如初。

古镇寻踪

午后,我来到了苏州的周庄古镇。小桥流水人家,处处透着古朴的韵味。杜荀鹤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窄窄的巷子里,青石板路湿滑,两旁的店铺挂着红灯笼,卖着苏绣和糕点。我走进一家茶馆,点了一杯碧螺春,听着评弹,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窗外,一艘乌篷船缓缓驶过,船夫哼着江南小调,这情景让我想起了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园林诗情

第二天,我参观了拙政园。园内亭台楼阁,假山流水,布局精巧,处处透着诗意。王安石曾云“苏州园林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我漫步在回廊中,看着池中的荷花,想起了周邦彦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圆,一一风荷举”。园中的每一处景致都像是一幅画,一首诗,让人流连忘返。

美食与古诗

晚餐时,我品尝了苏州的松鼠桂鱼和杭州的东坡肉这些美食不仅味道鲜美,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苏轼的“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正是东坡肉的烹饪精髓。吃着美食,读着古诗,感受着苏杭的饮食文化,别有一番风味。

夜晚,我坐在客栈的窗前,写下了这篇日记。苏杭的古诗不仅存在于书本中,更融入了这里的每一处风景、每一刻生活。这趟旅行让我深切体会到,诗与远方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就在眼前,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感悟。